詩人大全

張繹

[宋代] 張繹

河南壽安人,字思叔。傭力于市,后發(fā)憤力學,遂以文名。受業(yè)于程頤,頤賞其穎悟,嘗稱晚得二士,即謂繹與尹焞。未及仕而卒。

董遘

[宋代] 董遘

董遘,字濟道,西洛(今河南洛陽)人(《青瑣高議》別集卷五)。

曾伋

[宋代] 曾伋

建昌軍南豐人,字彥思。高宗紹興末,以大理寺丞出知袁州,一意為民。孝宗隆興初,詔江西和糴百萬,轉輸?shù)り?。伋具不可糴狀,并乞罷黜。朝廷嘉而免之,袁州自此得免和糴。寧宗慶元間,居海昌。

釋本

[宋代] 釋本

釋本,住筠州(此據(jù)《嘉泰普燈錄》,《五燈會元》作瑞州)五峰凈覺寺。為南岳下十三世,寶峰克文禪師法嗣。,嘉泰普燈錄》卷七、《五燈會元》卷一七有傳。

范偃

[宋代] 范偃

范偃,字公武。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知晉陵縣(《咸淳毗陵志》卷一○)。今錄詩二首。

趙鎮(zhèn)

[宋代] 趙鎮(zhèn)

趙鎮(zhèn)(一一五二~一二○七),字國寧,縉云(今屬浙江)人。以蔭補將仕郎,為將作監(jiān)主簿。事見民國三十三年《趙氏宗譜》卷三、民國二十九年《縉云趙氏宗祠志》卷一。今錄詩二首。

林表民

[宋代] 林表民

表民字逢吉,號玉溪,師子,東魯(今山東省泛稱)人。寓居臨海。有玉溪吟稿。

倪槐坡

[宋代] 倪槐坡

倪槐坡,與端平、淳祐間詩人高常(履常)有交。今錄詩二首。

張彝

[宋代] 張彝

張彝,號溪居,為陳世崇長輩。事見《隨隱漫錄》卷三。

楊寅

[宋代] 楊寅

楊寅,字少云,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同進士出身(《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歷涇縣尉(《永樂大典》卷一一九八○引《徑城志》)、秘書丞、著作郎(《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八)、宗正寺主簿(《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一之七)。今錄詩二首。

杜司直

[宋代] 杜司直

杜思恭,字敬叔,上虞(今浙江上虞東南)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進士。歷潮州、吉州司法參軍,終知樂平縣。清光緒《上虞縣志》卷七有傳。

魯有開

[宋代] 魯有開

亳州譙縣人,字元翰。魯宗道從子。仁宗皇祐五年進士。好禮學,通《左氏春秋》。知確山縣,有治績,富弼薦其有古循吏風。神宗熙寧變法,因不合王安石意,出通判杭州。歷知衛(wèi)、冀二州,皆有惠政。哲宗元祐中知信陽軍及洺、滑州,復知冀州。官至中大夫。卒年七十五。

羅禧

[宋代] 羅禧

羅禧,字天錫,歙(今屬安徽)人(《潨川足徵集》文部卷一六)。今錄詩三首。

張觀

[宋代] 張觀

(943—995)常州毗陵人,字仲賓。五代南唐時進士。歸宋為彭原主簿。太宗太平興國五年,以見任官再舉進士,特授忠武掌書記。召拜監(jiān)察御史,充桂陽監(jiān)使。上疏諫增劍外賦稅。歷度支、鹽鐵判官,出為諸路茶鹽制置副使。改知黃州,遷揚州,皆有善政。官至三司河東道判官,出知道州,移廣南西路轉運使。坐奏事不實被劾,尋卒于桂州。廣覽漢史,雅好論事,辭理切直,有古人風。有《二十二國祥異記》。

虞詔

[宋代] 虞詔

虞詔,號可齋。高宗紹興三十年(一一六○)進士(明嘉靖《建寧府志》卷一五)。今錄詩二首。

釋宗敏

[宋代] 釋宗敏

釋宗敏(一○六一~一一三七),當湖(今浙江平湖)人。俗姓魯。居孤山報恩院(《淳祐臨安志輯逸》卷五)。高宗紹興七年卒,年七十七。事見《釋門正統(tǒng)》卷六。今錄詩二首。

某教授

[宋代] 某教授

某教授,與趙蕃有唱酬。

釋居靜

[宋代] 釋居靜

釋居靜,號愚丘,俗姓楊,成都(今屬四川)人。少依白馬寺出家,復師事南堂禪師。住東巖寺,終潼川護圣寺。為南岳下十五世,大隨元靜禪師法嗣。《五燈會元》卷二○有傳。今錄詩二首。

安丙

[宋代] 安丙

安丙(1148年—1221年12月4日),字子文,號晶然山叟。廣安軍甘溪場(今四川華鎣市永興鎮(zhèn))人。南宋大將。淳熙五年(1178年),安丙登進士第,歷知大安軍,有惠政。嘉定十三年(1220年),聯(lián)合西夏發(fā)動“秦鞏之役”,終師老無功。嘉定十四年(1221年),安丙去世,年七十四。獲贈少師、魯國公。端平二年(1235年),追謚“忠定”。有《皛然集》、《靖蜀編》,均佚?!度卧姟蜂浧湓姸?。

項大受

[宋代] 項大受

項大受,理宗寶祐二年(一二五四)曾游廣西興安乳洞。事見《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今錄詩二首。

李孝博

[宋代] 李孝博

李孝博,字叔升,一作叔師(《金石續(xù)編》卷一六)。神宗熙寧十年(一○七七),提舉永興軍、秦鳳路折納,改提舉秦鳳等路常平(《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八三、二九四)。哲宗元祐七年(一○九二)為都水監(jiān)南外丞(同上書卷四七六)。歷知楚州、提點廣東刑獄。紹圣四年(一○九七)為大理寺少卿(同上書卷四九○)。事見《蘇軾詩集》卷三五《次韻蘇伯固游蜀岡送李孝博奉使嶺表》。今錄詩二首。

方廷實

[宋代] 方廷實

興化軍莆田人,字公美。徽宗政和五年進士。高宗紹興中遷監(jiān)察御史,剛直敢言,反對議和。九年,任三京淮北宣諭使。使還,數(shù)言民間疾苦事,忤時相秦檜,出為提點福建刑獄。后為廣南東路提點刑獄,卒于任。有《蓄德齋文集》。

邵輶

[宋代] 邵輶

邵輶,高宗紹興三十二年(一一六二)為新城主簿(明萬歷《新城縣志》卷四)。后知昆山縣(明嘉靖《昆山縣志》卷五)。今錄詩二首。

劉正之

[宋代] 劉正之

劉正之,字子正,臨江(今江西樟樹西南)人(《江西詩徵》卷一九)。與趙師秀同時。今錄詩二首。

石安民

[宋代] 石安民

石安民,生卒年待考。宋代官吏。字惠叔,廣西桂林人。宋紹興十五年(1145)進士,曾任象州判官,執(zhí)法嚴明,決獄明恕。后分教廉、藤二州,提倡德教,文風大振。早年曾從沈晦、胡寅游,受知于張浚。能文善詩,博學多能,與其弟安行、安時并稱"三石"。后知吉陽軍,未赴而卒。著有《惠叔文集》。

王悅

[宋代] 王悅

(?—1168)興化軍莆田人,字習之。高宗紹興十二年進士。探究諸經(jīng)疑義,為時名儒。任吏部郎,出知衢州,歲旱,開倉賑濟,竭誠禱雨,有“愿減十年之算,化為三日之霖”句。才得雨而卒。民為立祠塑像。

周云

[宋代] 周云

吉州吉水人,字從龍。以詩文受知于周必大。寧宗開禧間真德秀奉使,辟為掌箋。奏授行在同知主管樞密機宜文字,領兵北歸,調(diào)荊、襄,累有功,擢廣西兵馬鈐轄。與楊萬里亦相師友。

江朝宗

[宋代] 江朝宗

江朝宗,字平仲,臨海(今屬浙江)人,一說括蒼(今浙江麗水西)人(《剡錄》卷一○)。寧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進士(《嘉定赤城志》卷三三)。今錄詩二首。

吳恂

[宋代] 吳恂

吳恂,字德夫,興元府(今陜西漢中)人。神宗元豐元年(一○七八),任豫章法曹。事見《羅湖野錄》卷三。今錄詩二首。

彭乘

[宋代] 彭乘

(985—1049)益州華陽人,字利建。真宗大中祥符間進士。以親老乞歸侍養(yǎng)。天禧初,以寇準薦,授館閣??保奶炱杰姽?jié)度推官。預校《南北史》、《隋書》。遷集賢校理。知普州,興學教士。歷州軍長官及監(jiān)司。召修起居注,擢知制誥,為翰林學士,領吏部流內(nèi)銓、三班院,充群牧使。性質(zhì)重寡言,聚書萬余卷,皆手自刊校。晚年典贊命,而文辭欠工。

李肖龍

[宋代] 李肖龍

(1235—1292)廣州增城人,字叔膺。度宗咸淳七年進士。攝長樂縣事,立團堡法,禁巫邪,興學校,課農(nóng)桑,四境安之。后為增江提學,勸說富民鄭聰老讓宅為學宮,又捐資立鄉(xiāng)賢祠。

林賓旸

[宋代] 林賓旸

林賓旸,永嘉(今浙江溫州)人(《東甌詩存》卷三)。今錄詩二首。

朱嗣發(fā)

[宋代] 朱嗣發(fā)

字士榮,號雪崖,其祖先當建炎、紹興之際,避兵烏程常樂鄉(xiāng)(今浙江湖州)。宋亡前,專志奉親,宋亡后,舉充提學學官,不受。隱士。《陽春白雪》卷八錄其詞一首。

林升

[宋代] 林升

林升,字云友,又字夢屏,溫州橫陽親仁鄉(xiāng)蓀湖里林坳(今屬蒼南縣繁枝林坳)人,(《水心集》卷一二有《與平陽林升卿謀葬父序》)。大約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1170年),是一位擅長詩文的士人。事見《東甌詩存》卷四?!段骱斡[志余》錄其詩一首。

羅太瘦

[宋代] 羅太瘦

羅太瘦,宋末貢士(《元詩選》癸集甲)。今錄詩二首。

唐季淵

[宋代] 唐季淵

唐季淵,婺州(今浙江金華)人。從呂祖謙學。曾中鄉(xiāng)舉(清康熙《金華府志》卷一八)。今錄詩二首。

張迪

[宋代] 張迪

張迪,德興(今屬江西)人?;兆诖笥^三年(一一○九)進士(清道光《德興縣志》卷六)。高宗紹興六年(一一三六)知筠州(清光緒《江西通志》卷一○)。

釋從垣

[宋代] 釋從垣

釋從垣,號平州,永康(今屬浙江)人。嘗從釋行元于平江萬壽寺。以詩名。事見明正德《永康縣志》卷七。

釋若芬

[宋代] 釋若芬

釋若芬,字仲石,號玉澗,又號芙蓉峰主,婺州(今浙江金華)人。俗姓曹。為上竺書記,以山水畫聞名。事見《圖繪寶鑒》卷四。今錄詩十首。

孫固

[宋代] 孫固

(1016—1090)鄭州管城人,字和父。第進士。調(diào)磁州司戶參軍。神宗立,擢知通進銀臺司。歷知澶州、審刑院、判少府監(jiān)等,反對經(jīng)略西夏,又言王安石不可為相,與安石議事多不合,極論青苗法不便。元豐初,同知樞密院事。哲宗時知河南府。元祐間拜門下侍郎,知樞密院事。官至右光祿大夫。卒謚溫靖。

宋構

[宋代] 宋構

宋構,字承之,成都(今屬四川)人(《金石萃編》卷一四一)。神宗元豐七年(一○八四),為夔州路轉運判官(《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五○)。哲宗元祐時以朝散郎知彭州。紹圣間,為金部員外郎,權都大提舉川茶事(《蘇軾詩集》卷二八《送宋構朝散知彭州迎侍二親》施注)。今錄詩二首。

李振祖

[宋代] 李振祖

李振祖(一二一一~?),字起翁,號中山(《絕妙好詞箋》卷三),閩(今福建福州)人。理宗寶祐四年(一二五六)進士(《宋寶祐四年登科錄》)。

唐皞

[宋代] 唐皞

唐皞,高宗紹興元年(一一三一)官無錫尉。事見清嘉慶《無錫金匱縣志》卷一四。今錄詩二首。

釋惠明

[宋代] 釋惠明

釋惠明,華亭縣普照寺僧,與道濟同時。能詩,因素風顛,人稱明顛。事見《夷堅三志》辛卷三,《補續(xù)高僧傳》卷一九有傳。今錄詩二首。

邵桂子

[宋代] 邵桂子

邵桂子,桂子字德芳,號玄同,淳安人。咸淳七年(1271)進士,有雪舟脞。

葛起耕

[宋代] 葛起耕

葛起耕,字君顧,號檜庭,丹陽(今屬江蘇)人。與趙崇

袁倚

[宋代] 袁倚

袁倚,寧宗慶元三年(一一九七)由知資州主管臺州崇道觀(《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四之一)。

趙子晝

[宋代] 趙子晝

(1089—1142)宗室,字叔問。趙德昭五世孫?;兆诖笥^元年進士。警敏強記,工書。宣和初,充詳定《九域圖志》編修官。高宗建炎中試太常少卿,集《太常因革禮》八十篇。累遷徽猷閣直學士、知秀州,奉祠歸。有《崇蘭集》。

張道宗

[宋代] 張道宗

張道宗,曾以國子博士知坊州,與宋球同時。事見《金石萃編》卷一三六。今錄詩二首。

李震

[宋代] 李震

李震,汴人也。靖康初,金人迫京師,震時為小校,率所部三百人出戰(zhàn),殺人馬七百余,已而被執(zhí)。金人曰:“南朝皇帝安在?”震曰:“我官家非爾所當問?!苯鹑伺?,絣諸庭柱,臠割之,膚肉垂盡,腹有余氣,猶罵不絕口。

沈莊可

[宋代] 沈莊可

袁州分宜人?;兆谛烷g進士。知錢塘縣,嗜菊,庭植常數(shù)百本。晚年退居,益放情于菊。后以九月九日死,朱熹哭以詩。

余授

[宋代] 余授

興化軍仙游人。神宗熙寧六年進士。初調(diào)侯官尉,以捕盜功改秩,遷校書郎,出為京西提舉。博學能文,多所著作。

鄭蒨

[宋代] 鄭蒨

鄭茜,字春卿,莆田(今屬福建)人。仁宗慶歷二年(一○四二)三禮科出身(明弘治《八閩通志》卷五三)。神宗熙寧間,通判漳州(同上書卷三三)。今錄詩二首。

釋覺

[宋代] 釋覺

釋覺,號佛照。住岳州君山寺。為南岳下十五世,圓悟克勤禪師法嗣?!都翁┢諢翡洝肪硪凰?、《五燈會元》卷一九有傳。今錄詩二首。

吳感

[宋代] 吳感

蘇州吳縣人,字應之。仁宗天圣二年省試第一,授湖州歸安主簿。九年,中書判拔萃科,授江州軍事推官。官至殿中丞。以詠紅梅詞知名。

李曼

[宋代] 李曼

李曼,字修孺(《范太史集》卷五五《手記》),射洪(今四川射洪西北)人。仁宗嘉祐間進士(清嘉慶《四川通志》卷一二二)?;实v間知果州(《東坡外制集》卷下《李曼知果州制》)。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權知瀘州(《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四四)。元豐間知遂州(同上書卷三一三)。

卞震

[宋代] 卞震

卞震,后蜀益州成都(今屬四川)人。舉后蜀進士,為渝州判官。入宋,仍舊職,官終虢州錄事參軍。事見《宋史》卷二七七《卞袞傳》。

釋清滿

[宋代] 釋清滿

釋清滿,俗姓田,滄州(今河北滄州市東南)人。住衛(wèi)州元豐院。為青原下十二世,天缽元禪師法嗣?!都翁┢諢翡洝肪砦?、《五燈會元》卷一六有傳。今錄詩二首。

梁克家

[宋代] 梁克家

梁克家(1127年3月17日—1187年7月24日),字叔子,泉州晉江(今福建泉州)人。自幼聰敏,勤奮自勵。宋高宗紹興三十年(1160年)中狀元,授平江府簽判,歷秘書省正字,著作佐郎。淳熙八年(1181年),召除醴泉觀使。淳熙九年(1182年),拜右丞相,封儀國公。同年,修成《三山志》。淳熙十三年(1186年),進封鄭國公。淳熙十四年(1187年),梁克家病卒,追贈少師,謚號“文靖”。

汪崇亮

[宋代] 汪崇亮

汪崇亮,旌德(今屬安徽)人。澥裔孫。方回曾跋其《白云漫稿》。事見《桐江集》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