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大全

黃徹

[宋代] 黃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常明?;兆谛土赀M士。授辰溪縣丞,在任五年,以才稱。官至平江令,以忤權(quán)貴棄官歸。張浚欲辟之,不就。有《?溪詩話》。

何若

[宋代] 何若

何若(一一○五~一一五○),字任叟,上元(今江蘇南京)人。弱冠舉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進士,調(diào)淝州推官。高宗紹興十年(一一四○),除秘書省正字,十二年,遷校書郎。十五年,擢御史中丞。十七年,除簽書樞密院事,以忤秦檜奉祠。寓于衢。二十年卒(《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三七、一四四、一五四、一五六、一六一)。有《風(fēng)山集》、《尚書春秋講義》等,已佚。事見《金陵詩徵》卷六。

藍奎

[宋代] 藍奎

宋潮州程鄉(xiāng)人,字秉文。哲宗元祐三年進士。初家貧,借書而讀,過目成誦,越宿即歸之。官文林郎、郡博士。受詔校文于福州,以文章氣節(jié)名,學(xué)者稱藍夫子。

丁執(zhí)禮

[宋代] 丁執(zhí)禮

丁執(zhí)禮(?~一○八○),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為太子中允、權(quán)監(jiān)察御史里行。七年,兼詳定編修司農(nóng)條例,充館閣??保ㄍ蠒矶逅模?。元豐二年(一○七九),由河北西路提點刑獄遷太常博士、集賢校理,歸館供職,同年又兼監(jiān)察御史(同上書卷三○○)。三年,卒。

王迤祖

[宋代] 王迤祖

王迤祖,睢陽(今河南商丘)人。孝宗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曾游龍隱巖。

沈東

[宋代] 沈東

沈東,字元敘,昆山(今屬江蘇)人。高宗紹興初嘗游滄浪亭(《中吳紀聞》卷五)。

沈浚

[宋代] 沈浚

沈浚,德清(今屬浙江)人。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進士(清康熙《德清縣志》卷六)。歷諸王宮大小學(xué)教授。紹興三十年(一一六○),為監(jiān)察御史,未幾,出知徽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八三、一八五)。

洪濤

[宋代] 洪濤

洪濤,字子公,號云巖,于潛(今浙江臨安西)人。理宗景定元年(一二六○)知臨安府。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改知慶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六年奉祠。

釋永牙

[宋代] 釋永牙

釋永牙,居圭峰,與呂端同時(《金石續(xù)編》卷一三)。

張鎮(zhèn)初

[宋代] 張鎮(zhèn)初

張鎮(zhèn)初,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曾游鼓山(《閩中金石志》卷一○)。

王承衎

[宋代] 王承衎

(961—1009)宋洛陽人,字希悅。王承衍弟。太祖開寶中授閑廄使,太宗太平興國中出監(jiān)徐州軍。歷知潭州、澶州、延州、代州、并州、天雄軍,官終左武衛(wèi)大將軍、知壽州。頗涉學(xué),喜為詩,曉音律,多與士大夫游。

陸正

[宋代] 陸正

陸正(?~一三二三),本名唐輔,宋亡后改名正,字行正,號率齋居士,海鹽(今屬浙江)人。入元屢薦不起,隱居教授,元英宗至治三年卒。門人私謚靖獻先生。有《正學(xué)編》、《樂律考》等,已佚。事見清乾隆《浙江通志》卷一七五。

陳二叔

[宋代] 陳二叔

陳二叔,失其名,金陵(今江蘇南京)人。貨角梳為生,號陳角梳。哲宗元祐間曾從榮天和學(xué)詩(《藏海詩話》)。

何新之

[宋代] 何新之

宋衢州西安人,字仲德,號橫舟。仕至樞密院編修官,知忠安軍卒。嘗采唐宋詩為《詩林萬選》。

豐翔

[宋代] 豐翔

豐翔,字仲舉,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寧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進士,官至侍御史。事見《甬上宋元詩略》卷八。

薛紱

[宋代] 薛紱

嘉定龍游人,字仲章。孝宗淳熙十一年進士。為成都教授。累遷秘書郎。以廷對極言韓侂胄奸詐,坐劾去。嘗知黎州,筑玉淵書院以講學(xué),學(xué)者稱符溪先生。與魏了翁講明《易》學(xué),著《則書》十卷,了翁嘆服不逮。

趙師恕

[宋代] 趙師恕

宗室。寓居長樂,字季仁。黃干門人。干嘗稱其宦不達而忘其貧,今不合而志于古。先為馀姚令,頗不得志。理宗端平二年,遷廣西經(jīng)略安撫使,有政績,邑人刻石以紀。嘉熙元年改帥湖南。

張縝

[宋代] 張縝

張縝(一○七○~一一三二),字彥智,丹徒(今屬江蘇)人,后徙金壇。以祖蔭為宿州臨渙尉。歷亳州永城丞,建康軍節(jié)度推官,知建平、溧陽兩縣,權(quán)知和州,遷淮南西路提點刑獄,改知揚州。高宗紹興元年(一一三一),知建康府。二年,卒,年六十三。事見《京口耆舊傳》卷九。

趙士宇

[宋代] 趙士宇

趙士宇,太宗五世孫,封清源侯(《宋史》卷二二六《宗室世系一二》)。

釋坦

[宋代] 釋坦

釋坦,住福州清涼寺。為南岳下十六世,育王端裕禪師法嗣?!都翁┢諢翡洝肪硪痪?、《五燈會元》卷二○有傳。

徐范

[宋代] 徐范

福州侯官人,字彝父。少孤,授徒以養(yǎng)母。與兄徐歸同舉于鄉(xiāng),入太學(xué)。丞相趙汝愚去位,乃與同舍生叩閽上書,謫臨海,禁錮十余年。寧宗嘉定元年進士。授清江縣尉,辟江淮制置司準(zhǔn)備差遣。歷任國子監(jiān)丞、秘書丞、著作郎、起居郎等。在朝屢有論列,皆為養(yǎng)民生培國本之語。以朝奉大夫致仕。

葛公綽

[宋代] 葛公綽

葛公綽,與蔡襄同時,隱居江陰(《端明集》卷七)。

何中太

[宋代] 何中太

何中太,高宗紹興三十一年(一一六一)解知萬州任后,曾途經(jīng)金堂。事見民國《金堂縣志》卷九。

王子申

[宋代] 王子申

王子申,三山(今福建福州)人。寧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為永州丞(《金石萃編》卷一三五)。

張珍奴

[宋代] 張珍奴

張珍奴,徽宗宣和時吳興妓。

韋旻

[宋代] 韋旻

邕州上林人,號白云先生。閉門讀書,無所不通,鄉(xiāng)人以書樓目之。哲宗元祐間應(yīng)舉不第,隱居羅洪洞。善養(yǎng)生,壽至百余歲。

朱耆壽

[宋代] 朱耆壽

耆壽字國箕,閩人。約生政和初,乾道八年(1172)特奏名,監(jiān)臨安赤山酒。年八十馀而終。

史唐卿

[宋代] 史唐卿

史唐卿,字景裴,鄞縣(今浙江寧波)人。蒙卿弟。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進士。嘗通判徽州。事見《甬上宋元詩略》卷一○。

魏興祖

[宋代] 魏興祖

魏興祖,孝宗乾道九年(一一七三),為迪功郎、溫州司法參軍(《浪語集》附錄)。今錄詩二首。

趙士掞

[宋代] 趙士掞

趙士掞,字才孺(《墨莊漫錄》卷六)。太宗五世孫。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一一○一)贈普州平陽侯(《宋會要輯稿》帝系三之三○)。

陳繼善

[宋代] 陳繼善

陳繼善,字仲卓,生平不詳。有挽趙必

王爚

[宋代] 王爚

(?—1275)宋紹興新昌人,字仲潛,一字伯晦,號修齋。寧宗嘉定十三年進士。度宗咸淳初,累官參知政事。十年,為左丞相兼樞密使。恭帝德祐元年,自請罷相回鄉(xiāng)招募忠義抗擊元兵,未許。又言賈似道專權(quán)誤國之罪,始降詔切責(zé)似道。尋進平章軍國重事,因素與陳宜中不協(xié),罷相奉祠。有《言子》。

詹先野

[宋代] 詹先野

建州崇安人,字景舒。博覽經(jīng)史百家。仁宗天圣四年領(lǐng)鄉(xiāng)薦,繼應(yīng)賢良科。后隱居武夷,吟詠山水間,終日忘歸,人謂其有仙風(fēng)道骨。

曹觀

[宋代] 曹觀

曹觀,仁宗天圣十年(一○三二)官永嘉主簿(《東甌金石志》卷三《曹觀飛霞洞題名石刻》)?;实v中,知建昌軍(《文恭集》卷二六《賜知建昌軍曹觀敕書》),移虔州(《盱江集》卷三七《送知軍曹比部移虔州》)。官終權(quán)鹽鐵判官、虞部郎中(《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八七)。

鮮于至

[宋代] 鮮于至

鮮于至,閬州(今四川閬中)人。侁父。贈金紫光祿大夫(《淮海集》卷三六《鮮于子駿行狀》)。

釋法顯

[宋代] 釋法顯

釋法顯,住襄州普寧禪院(《景德傳燈錄》卷二四)。

家定國

[宋代] 家定國

(1031—1094)宋眉州眉山人,字退翁。從劉巨讀,與蘇軾兄弟為同門友。仁宗嘉祐二年進士。英宗治平初任永康司法參軍。聞韓絳欲治西山道,乃謂蜀近夷,恃險以安,若塹為坦途,將有后患。絳然之,遂罷役。再調(diào)澧州司理,遷知洪雅縣,僉書蜀州判官事。哲宗元祐中以左朝請郎知懷安軍。復(fù)擢知嘉州,未行卒。有詩文集。

鄭傳之

[宋代] 鄭傳之

鄭傳之,字希圣,號稻田翁,吳(今江蘇吳縣)人。端宗景炎三年(一二七八)有詩。事見《詩苑眾芳》。

尤山

[宋代] 尤山

尤山,字終慕,號元鎮(zhèn),無錫(今屬江蘇)人。澗曾孫。宋末太學(xué)生。宋亡隱居。事見清光緒《無錫金匱縣志》卷二六。

王吉甫

[宋代] 王吉甫

同州人,字邦憲。舉明經(jīng),習(xí)法律。神宗時為大理評事,累遷刑部員外郎、大理少卿。知梓州,轉(zhuǎn)運使欲增折配以取羨余,為其所卻。歷提點梓州路、京畿刑獄,開封府少尹,知同、邢、漢三州。為官廉介不回,一于用法,持論寬平。卒年七十。

俞克成

[宋代] 俞克成

俞克成,男,宋朝時期詞人,代表作品有《蝶戀花》。

周輝

[宋代] 周輝

(1126—?)名或作輝。宋泰州海陵人,僑寓錢塘,字昭禮。周邦子。嗜學(xué)工文,隱居不仕,當(dāng)世名公卿多折節(jié)下之。藏書萬卷,父子自相師友。孝宗淳熙三年,曾隨信使至金國。有《清波雜志》、《北轅錄》。

錢蓋

[宋代] 錢蓋

錢蓋,哲宗元符元年(一○九八)為開封府推官(《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九五)?;兆谡驮辏ㄒ灰灰灰唬┲_德府(《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三之二六)。宣和四年(一一二二),為陜西路轉(zhuǎn)運副使。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為陜西五路制置使(《宋史》卷一九○《兵志》四)。

陸字

[宋代] 陸字

陸字,字元成。佃次子。嘗官右承務(wù)郎。事見《陶山集》卷一六《邊氏夫人行狀》。

劉長源

[宋代] 劉長源

劉長源,高宗紹興五年(一一三五)以諸王宮大學(xué)教授充點校試卷官(《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之四)。

徐圓老

[宋代] 徐圓老

徐圓老(?~一二六二),字孝孫,宜黃(今屬江西)人。理宗紹定二年(一二二九)進士(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一)。淳祐初官秘書少監(jiān),兼國史編修、實錄院檢討。學(xué)者稱高齋先生。景定三年卒。清道光《宜黃縣志》卷二二有傳。

尤懋

[宋代] 尤懋

尤懋,光宗紹熙三年(一一九二),知平江府沈揆修復(fù)石井泉,并有詩,尤有和作(《虎丘山志》卷二)。今錄詩三首。

楊之麟

[宋代] 楊之麟

楊之麟,曾知鹽官縣,與釋紹嵩同時(《亞愚江浙紀行集句詩》)。

周薰

[宋代] 周薰

周薰,字勉齋,一字世南,寧州寧都(今屬江西)人。真宗咸平三年(一○○○)進士。曾知衡州,有政聲(《楚紀》卷五二)。仁宗天圣元年(一○二三)以尚書駕部員外郎知袁州。事見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

王瀆

[宋代] 王瀆

宋應(yīng)天府虞城人,字希圣。真宗大中祥符七年舉服勤詞學(xué)科,次年登第。為學(xué)主張究古今之變,而識為當(dāng)世之用。自校書仕至太常博士,卒年五十六。有《備對制策》及文集。

周壽

[宋代] 周壽

周壽,字季老,一字元翁,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敦頤長子。神宗元豐五年(一○八二)進士。初任吉州司戶,調(diào)秀州司錄,終司封郎中。事見清光緒《道州志》卷七《周敦頤傳》。

李唐

[宋代] 李唐

李唐(1066—1150),南宋畫家。字晞古,河陽三城(今河南孟縣)人。初以賣畫為生, 宋徽宗趙佶時入畫院。南渡后以成忠郎銜任畫院待詔。擅長山水、人物。變荊浩、范寬之法,蒼勁古樸,氣勢雄壯,開南宋水墨蒼勁、渾厚一派先河。晚年去繁就簡,用筆峭勁,創(chuàng)“大斧劈”皴,所畫石質(zhì)堅硬,立體感強,畫水尤得勢,有盤渦動蕩之趣。兼工人物,初師李公麟,后衣褶變?yōu)榉秸蹌庞玻猿娠L(fēng)格。并以畫牛著稱。與劉松年、馬遠、夏圭并稱“南宋四大家”。存世作品有《萬壑松風(fēng)圖》《清溪漁隱圖》《煙寺松風(fēng)》《采薇圖》等。

徐宗斗

[宋代] 徐宗斗

徐宗斗(?~一二七三),字天樞,平陽(今屬浙江)人。理宗寶祐元年(一二五三)武科進士。開慶元年(一二五九)換文資。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通判鎮(zhèn)江府(《至順鎮(zhèn)江志》卷一五)。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知道州(清光緒《道州志》卷四)。九年卒。事見民國《平陽縣志》卷三五。

宋詡

[宋代] 宋詡

名或作翊。宋興化軍莆田人。宋煜孫。以祖蔭入官。累遷通判汀州。史彌遠當(dāng)國,罷歸。理宗端平初,起通判廣州,擢知循州,御盜措置有方,民得安樂。

朱萬年

[宋代] 朱萬年

朱萬年,會稽(今浙江紹興)人。與趙師

黃居萬

[宋代] 黃居萬

黃居萬,道士(《娛書堂詩話》)。

戴泰

[宋代] 戴泰

戴泰,字見大,號魯齊,黃巖(今屬浙江)人。度宗咸淳間為常州教授。事見清光緒《黃巖縣志》卷一五。

釋海印

[宋代] 釋海印

釋海印,稱文慶海印禪師。居南康軍云居寺,為青原下十世,云蓋颙禪師法嗣。事見《五燈會元》卷一五。

釋皓

[宋代] 釋皓

釋皓,字鐵山。與姚鏞(雪蓬)同時。

郭廣和

[宋代] 郭廣和

郭廣和,徽宗大觀四年(一一一○)通判金州(《輿地紀勝》卷一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