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大全
[宋代] 朱紱
(?—1107)興化軍仙游人,字君貺。英宗治平四年進士。哲宗紹圣初,章惇當(dāng)國,人爭附之,紱獨陳正心、誠意、知人、安民之說。累除都官員外郎。以鄒浩貶贈金特厚,追一官勒停。徽宗立,除右諫議大夫、給事中。崇寧元年,知成德軍兼真定安撫使。落職提舉宮觀。編入元祐黨籍。
[宋代] 范亦顏
范亦顏,字圣鄰,郫縣(今屬四川)人(清同治《郫縣志》卷二五)。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進士(《馮安岳集》卷五《題范亦顏圣鄰?fù)昙蟆?、《兩宋名賢小集》卷七五《安岳吟稿序》)。一說皇祐進士(《郫縣志》)。
[宋代] 周洎
(?—1185)臺州臨海人,字子及。孝宗乾道二年進士。淳熙五年復(fù)中博學(xué)宏詞科。差江東憲司干官,除太學(xué)正。見帝具論內(nèi)侍王抃之奸,遂逐抃在外宮觀。除國子監(jiān)主簿,論邊事累數(shù)千言,纖悉指畫,如目見無遺。將召試館職,得暴疾卒。
[宋代] 史宜之
史宜之,字子美,鄞(今浙江寧波)人。官富陽縣丞(清光緒《富陽縣志》卷三)。理宗紹定間知高郵軍(清嘉慶《揚州志》卷三六)。歷知溫州(清乾隆《溫州府志》卷一七)。寶祐二年(一二五四),知紹興府(清乾隆《紹興府志》卷二六)。
[宋代] 釋懷賢
釋懷賢(一○一六~一○八二),字潛道,賜號圓通,俗姓何,溫州永嘉(今浙江溫州)人。真宗天禧二年(一○一八)落發(fā)受戒。后屢依高僧,四主名剎。神宗元豐五年卒,年六十七。所著詩頌文集凡五卷及《稚耄典記》一篇,已佚。事見《淮海集》卷三六《圓通禪師行狀》。
[宋代] 饒竦
撫州臨川人,字異林。神宗熙寧間進士。初與王安石友善,及新法行,朝議鼎沸,竦極言更張過速,民心不定,不為安石所用,遂歸。卜居玉湖別墅,以著述自娛。哲宗元祐間,或勸之出,力辭。后黨禍興,人嘆其有預(yù)見。
[宋代] 游似
(?—1252)果州南充人,字景仁,號克齋。游仲鴻子。寧宗嘉定十六年進士。累官吏部尚書,入侍經(jīng)幄。曾推原唐太宗貞觀之治效,請理宗親儒從諫、敬畏檢身、節(jié)用致愛、選廉共理。淳祐五年,累拜右丞相兼樞密使。七年,特授觀文殿大學(xué)士、醴泉觀使兼侍讀。十一年,轉(zhuǎn)兩官致仕。卒謚清獻。
[宋代] 張洞
(1019—1067)開封祥符人,字仲通。自幼開悟,為文甚敏,遇事慷慨,自許以有為。仁宗時趙元昊叛,以布衣上方略。尋舉進士。調(diào)潁州推官,為永興府管勾機宜文字,均有善政。以薦召試學(xué)士院,充秘閣校理,判祠部,奏減僧度牒。在館閣久,數(shù)有建明,仁宗賜飛白“善經(jīng)”字寵之。英宗時出為江西轉(zhuǎn)運使,移河南,轉(zhuǎn)工部郎中。
[宋代] 陳古
陳古,字與權(quán),泉州晉江(今福建泉州)人(《宋詩紀事小傳補正》卷二)。高宗紹興二年(一一三二)為成都府路轉(zhuǎn)運副使(《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五三)。四年,知瀘州,充瀘南沿邊安撫使(同上書卷七九)。九年,為秦鳳等路提點刑獄(同上書卷一三○)。
[宋代] 方萬里
方萬里,字子萬,一作鵬飛,號蕙巖(《詩苑眾芳》),嚴州(今浙江建德東北)人。家于吳。寧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進士(《淳熙嚴州圖經(jīng)》卷一)。十一年,為江陰軍教授(明嘉靖《江陰縣志》卷一二)。理宗紹定五年(一二三二)知江陰軍。明正德《姑蘇志》卷五一有傳。今錄詩二首。
[宋代] 趙世延
趙世延(一○二二~一○六五),字叔僖,宗室子。初為右侍禁,遷西頭供奉官。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換右千牛衛(wèi)將軍,歷右監(jiān)門衛(wèi)大將軍,領(lǐng)欽州刺史、寧州團練使,遷右武衛(wèi)大將軍,領(lǐng)絳州防御使。英宗治平二年卒,年四十四。事見宋王圭《華陽集》卷五五《宗室彭城郡公墓志銘》、《宋史》卷二四四《宗室傳》。
[宋代] 羅愚
羅愚,字季能,號北林,撫州崇仁(今屬江西)人,點子。以蔭補監(jiān)丹陽縣延陵鎮(zhèn)稅(《絜齋集》卷一二《端明殿學(xué)士簽書樞密院事羅公行狀》附)。為新淦縣令(明隆慶《臨江府志》卷五)。召除籍田令,出知興國軍,遷湖南提點刑獄。理宗嘉定間為廣南西路轉(zhuǎn)運使(清雍正《廣西通志》卷五一)。卒年五十七。明弘治《撫州府志》卷二二有傳。
[宋代] 王沔之
王沔之,常山(今屬浙江)人。介子,沇之弟。神宗元豐二年(一○七九)監(jiān)東作坊門、河南左軍巡判官(宋周必大《文忠集》卷一六《跋安福令王棣所藏王介及其子渙之漢之沇之等帖》、《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一)。
[宋代] 陳希亮
(1000或1002—1065)宋眉州青神人,字公弼。幼孤好學(xué),兄使治錢息,希亮召逋家焚其券。仁宗天圣八年進士。歷知長沙、臨津等縣,又知房、曹等州,提點江東刑獄,徙河北。嘉祐二年,入為開封府判官,改判三司戶部勾院。請補外為京西轉(zhuǎn)運使,遷京東,移知鳳翔府。英宗即位,遷太常少卿,分司西京,致仕卒。仕宦所至,鋤豪強,懲猾吏,平冤獄,蠲賦役,為政嚴而不殘,見義勇發(fā),不計禍福,自王公貴人皆嚴憚之。有《辨鉤隱圖》、《制器尚象論》及文集。
[宋代] 許遵
泗州人,字仲涂。第進士,又中明法科。擢大理寺詳斷官。知長興縣,賑濟流民,興修水利,邑人立石紀之。知宿州、登州,典獄明恕。執(zhí)政許以判大理,遵欲立奇以自鬻,遂斷案大戾法意,廷論紛然。神宗熙寧間,出知數(shù)州,再判大理寺,官至中散大夫。卒年八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