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辛棄疾 (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 辛棄疾 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譯文注釋
譯文一
空蕩的秋空雖火紅似火,可是我心中卻千里冷落凄涼,冷清的江水只能伴隨著天空流去,何處會是盡頭,這秋天無邊無際。無奈的眺望遠處的山嶺,為何,報國又比登天難,為何,國家又如此腐敗,只能怪人間正道是滄桑。那群山像女人頭上的玉簪和螺髻,難道說,這王朝只剩下花天酒地了嗎?斜下的太陽照著這亭子,在長空遠飛離群。孤雁伴著它那凄慘絕望聲從天空劃過,或許是映照著我這流落江南思鄉(xiāng)游子。我看著這寶刀,卻不曾沾染著敵人的鮮血,我狠狠地把亭上的欄桿都拍遍了,也沒有人領會我現在登樓的心意,天下知我者,還能有誰呢?。
我可不會像張翰那樣,為家鄉(xiāng)之景而歸。那劉備天下為懷,斥責許氾,辭氣激揚,令人佩服。只可惜時光如流水一般過去,我真擔心著風雨飄蕩中的國家,時間如白駒過隙!連一拭英雄淚的紅巾翠袖也無人喚取了。
譯文二
遼闊的南國秋空千里冷落凄涼,江水隨天空流去,秋天更無邊無際。極目遙望遠處的山嶺,只引起我對國土淪落的憂愁和憤恨,那群山就像女人頭上的玉簪和螺髻。夕陽西下之時落日斜掛樓頭,孤雁悲啼聲里游子悲憤壓抑。我看著這寶刀,狠狠地把樓上的欄桿都拍遍了,也沒有人領會我現在登樓的心意。
別說鱸魚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風吹遍了,不知張季鷹已經回來了沒?像只為自己購置田地房產的許汜,應羞見才氣雙全的劉備。借時光如水憂愁國勢如風雨,樹猶如此倩人誰能去換來啊!叫誰去請那些披紅著綠的歌女,來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淚!
注釋
建康:今江蘇南京。
遙岑:岑,音cén。遠山。
玉簪螺髻:簪,音zān;髻,音jì。玉簪、螺髻:玉做的簪子,像海螺形狀的發(fā)髻,這里比喻高矮和形狀各不相同的山嶺。
斷鴻:失群的孤雁。
吳鉤,古代吳地制造的一種寶刀。這里應該是以吳鉤自喻,空有一身才華,但是得不到重用。
了:音liǎo。
鱸魚堪膾:用西晉張翰典。
季鷹:張翰,字季鷹。
求田問舍:置地買房。劉郎:劉備。才氣:胸懷、氣魄。
流年:流逝的時光。
憂愁風雨:風雨,比喻飄搖的國勢。
樹猶如此:用西晉桓溫典。
倩:請托。讀音qìng
紅巾翠袖:女子裝飾,代指女子。
揾:wèn。擦拭。
創(chuàng)作背景
公元1174年(宋孝宗淳熙元年),辛棄疾將任東安撫司參議官。這時作者南歸已八、九年了,卻投閑置散,任了一介小官,一次,他登上建康的賞心亭,極目遠望祖國的山川風物,百感交集,更加痛惜自己滿懷壯志而老大無成,于是寫下一首《水龍吟》詞。
辛棄疾名句推薦
- 青衫匹馬萬人呼,幕府當年急急符。
作者:辛棄疾:出自《送湖南部曲》
- 中州遺恨,不知今夜幾人愁。
作者:辛棄疾:出自《水調歌頭·和馬叔度游月波樓》
- 季子正年少,匹馬黑貂裘。
作者:辛棄疾:出自《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
- 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yè),嘗試與君謀。
作者:辛棄疾:出自《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
- 看風流慷慨,談笑過殘年。
作者:辛棄疾:出自《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
- 待羔兒、酒罷又烹茶,揚州鶴。
作者:辛棄疾:出自《滿江紅·和范先之雪》
-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作者:辛棄疾:出自《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 片帆西去,一聲誰噴霜竹。
作者:辛棄疾:出自《念奴嬌·登建康賞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 桃李風前多嫵媚,楊柳更溫柔。
作者:辛棄疾:出自《武陵春·桃李風前多嫵媚》
- 記少年、駿馬走韓盧,掀東郭。
作者:辛棄疾:出自《滿江紅·和范先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