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的詩詞(792首)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主要成就

辛詞以其內(nèi)容上的愛國思想,藝術(shù)上的創(chuàng)新精神,在文學史上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與辛棄疾以詞唱和的陳亮、劉過等,或稍后的劉克莊、劉辰翁等,都與他的創(chuàng)作傾向相近,形成了南宋中葉以后聲勢浩大的愛國詞派。后世每當國家、民族危急之時,不少作家從辛詞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

文學成就
思想內(nèi)容
辛棄疾有許多與陸游相似之處:他始終把洗雪國恥、收復失地作為自己的畢生事業(yè),并在自己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寫出了時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熱情與憤慨。在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他不像陸游喜歡寫作詩歌尤其是格式嚴整的七律,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詞這一更宜于表達激蕩多變的情緒的體裁。
辛棄疾在詞史上的一個重大貢獻,就在于內(nèi)容的擴大,題材的拓寬。他現(xiàn)存的六百多首詞作,寫政治,寫哲理,寫朋友之情、戀人之情,寫田園風光、民俗人情,寫日常生活、讀書感受,可以說,凡當時能寫入其他任何文學樣式的東西,他都寫入詞中,范圍比蘇詞還要廣泛得多。而隨著內(nèi)容、題材的變化和感情基調(diào)的變化,辛詞的藝術(shù)風格也有各種變化。雖說他的詞主要以雄偉奔放、富有力度為長,但寫起傳統(tǒng)的婉媚風格的詞,卻也十分得心應手。如著名的《摸魚兒·淳熙亥己……》,上闋寫惜春,下闋寫宮怨,借一個女子的口吻,把一種落寞悵惘的心情一層層地寫得十分曲折委婉、回腸蕩氣,用筆極為細膩。他的許多描述鄉(xiāng)村風光和農(nóng)人生活的作品,又是那樣樸素清麗、生機盎然。如《鷓鴣天》的下闋: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以及《西江月》的下闋:“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于簡樸中見爽利老到,是一般人很難達到的境界。所以劉克莊《辛稼軒集序》說:“公所作,大聲鞺鞳,小聲鏗鍧,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以來所無。其秾纖綿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边@是比較全面也比較公允的評價。
辛詞和蘇詞都是以境界闊大、感情豪爽開朗著稱的,但不同的是:蘇軾常以曠達的胸襟與超越的時空觀來體驗人生,常表現(xiàn)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這種參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從沖動歸于深沉的平靜,而辛棄疾總是以熾熱的感情與崇高的理想來擁抱人生,更多地表現(xiàn)出英雄的豪情與英雄的悲憤。因此,主觀情感的濃烈、主觀理念的執(zhí)著,構(gòu)成了辛詞的一大特色。

藝術(shù)風格
宋詞在蘇軾手中開創(chuàng)出一種豪放闊達、高曠開朗的風格,卻一直沒有得到強有力的繼承發(fā)展。直至南渡之初張元干、張孝祥、葉夢得、朱敦儒等人以抗金雪恥為主題的詞,才較多繼承了蘇軾的詞風,起到一種承前啟后的作用。但他們的這一類詞作,主要是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為內(nèi)心激情所支配的結(jié)果,而沒有成為有意識的藝術(shù)追求,也沒有更大幅度地向其他題材拓展,所以成就不是很高。到辛棄疾出現(xiàn)在詞壇上,他不僅沿續(xù)了蘇詞的方向,寫出許多具有雄放闊大的氣勢的作品,而且以其蔑視一切陳規(guī)的豪杰氣概,和豐富的學養(yǎng)、過人的才華,在詞的領域中進行極富于個人特色的創(chuàng)造,在推進蘇詞風格的同時也突破了蘇詞的范圍,開拓了詞的更為廣闊的天地。
在他的詞中,如“將軍百戰(zhàn)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賀新郎》),“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錚、陣馬檐間鐵。南共北,正分裂”(《賀新郎》),乃至“恨之極,恨極銷磨不得。萇弘事、人道后來,其血三年化為碧”(《蘭陵王》),都是激憤不能自已的悲怨心聲,如“天風海雨”,以極強烈的力度震撼著讀者的心靈。辛棄疾也信奉老莊,在詞中作曠達語,但他并不能把沖動的感情由此化為平靜,而是從低沉甚至絕望的方向上宣泄內(nèi)心的悲憤,如“元龍老矣,不妨高臥,冰壺涼簟。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水龍吟》),“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幾。白發(fā)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賀新郎》),“身世酒杯中,萬事皆空。古來三五個英雄,雨打風吹何處是,漢殿秦宮”(《浪淘沙》),這些表面看來似曠達又似頹廢的句子,卻更使人感受到他心中極高期望破滅成為絕望時無法銷磨的痛苦。
而他的英雄的豪壯與絕望交織紐結(jié),大起大落,反差強烈,更形成瀑布般的沖擊力量。如《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從開頭起,一路寫想象中練兵、殺敵的場景與氣氛,痛快淋漓,雄壯無比。但在“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之后,突然接上末句“可憐白發(fā)生”,點出那一切都是徒然的夢想,事實是白發(fā)無情,壯志成空,猶如一瓢冰水潑在猛火上,令人不由得驚栗震動。
在意象的使用上,辛棄疾也自有特點。他一般很少采用傳統(tǒng)詞作中常見的蘭柳花草及紅粉佳人為點綴;與所要表達的悲涼雄壯的情感基調(diào)相吻合,在他的筆下所描繪的自然景物,多有一種奔騰聳峙、不可一世的氣派。如“峽束蒼江對起,過危樓、欲飛還斂”(《水龍吟》),“誰信天峰飛墮地,傍湖千丈開青壁”(《滿江紅》);他所采摭的歷史人物,也多屬于奇?zhèn)ビ⒑?、宕放不羈,或慷慨悲涼的類型,如“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的李廣(《八聲甘州》),“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劉裕(《永遇樂》),“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的孫權(quán)(《南鄉(xiāng)子》)等等。這種自然和歷史素材的選用,都與詞中的感情力量成為恰好的配合,令人為之感奮。
所以,同屬于豪放雄闊的風格,蘇軾詞較偏于瀟灑疏朗、曠達超邁,而辛詞則給人以慷慨悲歌、激情飛揚之感。
不過,以上只是指辛棄疾詞中主流部分的藝術(shù)風格而言。
辛棄疾和蘇軾在詞的語言技巧上都是有力的開拓者。前人說蘇軾是以詩為詞,辛棄疾是以文為詞,這當然有些簡單化,但確實也指出:到了辛棄疾手中,詞的語言更加自由解放,變化無端,不復有規(guī)矩存在。在辛詞中,有非常通俗稚拙的民間語言,如“些底事,誤人那。不成真?zhèn)€不思家”(《鷓鴣天》),“近來愁似天來大,誰解相憐?誰解相憐,又把愁來做個天”(《丑奴兒》),也有夾雜許多虛詞語助的文言句式,如“不知云者為雨,雨者云乎”(《漢宮春》),“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賀新郎》);有語氣活躍的對話、自問自答乃至呼喝,如“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南鄉(xiāng)子》),“杯,汝來前!”(《沁園春》)也有相當嚴整的對句,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破陣子》)……。概括起來說,辛詞在語言技巧方面的一大特色,是形式松散,語義流動連貫,句子往往寫得比較長。文人詞較多使用的以密集的意象拼合成句、跳躍地連接句子構(gòu)成整體意境的方式,在辛詞中完全被打破了。但并不是說,辛棄疾的所謂“以文為詞”不再有音樂性的節(jié)奏。在大量使用散文句式、注意保持生動的語氣的同時,他仍然能夠用各種手段造成變化的節(jié)奏。如《水龍吟》中“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意義聯(lián)貫而下,在詞中是很長的句子,但卻是頓挫鮮明,鏗鏘有力,決不是把一段文章套在詞的形式中而已。
辛詞在語言技巧方面的又一大特色,是廣泛地引用經(jīng)、史、子各種典籍和前人詩詞中的語匯、成句和歷史典故,融化或鑲嵌在自己的詞里。這本來很容易造成生硬艱澀的毛病,但是以辛棄疾的才力,卻大多能夠運用得恰到好處、渾成自然,或是別有妙趣,正如清人劉熙載《藝概》所說:“任古書中理語、廋語,一經(jīng)運用,便得風流”。以《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一篇為例,百余字的篇幅,敘及孫權(quán)、劉裕、劉義隆、拓跋燾、廉頗五個歷史人物的事跡,而與作者所要表達的主觀情感、意念絲絲入扣;不僅內(nèi)涵極為豐厚,而且語氣飛動,神情畢露,實在是不容易的事情。
當然,辛棄疾的詞時常也有過分散文化、議論太多,以及所謂“掉書袋”即用典用古語太多的毛病,但不管怎么說,他確實把詞大大地改造了;他的詞不僅是 “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而且是任何“意”和“事”都能表達得很自由很充分。這樣,詞的創(chuàng)作才完全擺脫了羈絆,進入了自由的境界。

藝術(shù)造詣
辛詞現(xiàn)存六百多首,是兩宋存詞最多的作家。其詞多以國家、民族的現(xiàn)實問題為題材,抒發(fā)慷慨激昂的愛國之情。如《水龍吟》(渡江天馬南來)、《水調(diào)歌頭》(千里渥洼種)、《滿江紅》(鵬翼垂空)等,表現(xiàn)了恢復祖國統(tǒng)一的豪情壯志;《駕新郎》(細把君詩說)、《菩薩蠻》(郁孤臺下清江水)、《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等,表現(xiàn)對北方地區(qū)的懷念和對抗金斗爭的贊揚?!端堃鳌罚ǔ烨Ю锴迩铮?、《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賀新郎》(老大那堪說)、《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永遇樂》(千古江山)等,表現(xiàn)對南宋朝廷屈辱茍安的不滿和壯志難酬的憂憤。這些作品大都基調(diào)昂揚,熱情奔放。
此外,其描寫農(nóng)村景物和反映農(nóng)家生活的作品,如《清平樂》(茅檐低?。?、《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玉樓春(三三兩兩誰家女)等,都富有生活氣息,給人以清新之感。其抒情小詞,如〈丑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等,寫得儲蓄蘊藉,言短意長。辛詞繼承了蘇軾豪放詞風和南宋初期愛國詞人的戰(zhàn)斗傳統(tǒng),進一步開拓了詞的境界,擴大了詞的題材,幾乎達到無事無意不可入詞的地步,又創(chuàng)造性地融匯了詩歌、散文、辭賦等各種文學形式的優(yōu)點,豐富了詞的表現(xiàn)手法,形成了辛詞的獨特風格。
辛詞以豪放為主,但又不拘一格,沈郁、明快、激勵、嫵媚,兼而有之。他善于運用比興手法和奇特想象,對自然界的山、水、風、月、草、木都賦予情感和性格,并有所寄托。他還善于吸收民間口語入詞,尤其善于用典、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文句,往往稍加改造而別出新意。但也有些作品因用典、議論過多而顯得晦澀、呆滯?!端膸烊珪偰刻嵋氛f:“其詞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聲家為變調(diào),而異軍突起,能于剪紅刻翠之外,屹然別立一宗。”吳衡照《蓮子居詞話》說:辛稼軒別開天地,橫絕古今,論、孟、詩小序、左氏春秋、南華、離騷、史、漢、世說、選學、李、杜詩,拉雜運用,彌見其筆力之峭。”

書法成就
故宮博物院藏南宋辛棄疾的《行書去國帖》為紙本,行書十行,為酬應類信札。末署“宣教郎新除秘閣修撰權(quán)江南西路提點刑獄公事辛棄疾札子”。中鋒用筆,點畫規(guī)矩,書寫流暢自如,于圓潤爽麗中不失挺拔方正之氣象。曾經(jīng)過元朝趙孟頫,明黃琳、項元沛,清朝永理等鑒藏,《書畫鑒影》著錄。

人物生平

錄自鄧廣銘《辛稼軒年譜》
宋高宗(趙構(gòu))紹興十年、金熙宗(完顏亶)天眷三年(1140)五月十一(合公歷5月28日)卯時,稼軒生于山東歷城之四風閘。
宋紹興十七年、金皇統(tǒng)七年(1147)稼軒八歲。
稼軒之從學劉嵒老(瞻)當在此年前后。
宋紹興十九年、金皇統(tǒng)九年(1149)稼軒十歲。
(“稼軒師于蔡伯堅之說,首見《宋史》本傳,辛啟泰著其事于十歲,未知有無依據(jù)。”據(jù)鄧廣銘先生考證,稼軒無從蔡氏受學之事,考證詳見鄧廣銘著《辛棄疾傳、辛稼軒年譜》)。
宋紹興二十三年、金貞元元年(1153)稼軒十四歲。
諦觀形勢’,蓋由此也?!编嚢矗盒痢蹲V》所云亦未知何據(jù)?!?a href='http://eutg.cn/jinanshi/' target='_blank'>濟南府志》及《歷城縣志》中均不載此事。既無可參稽,
宋紹興二十四年、金貞元二年(1154)稼軒十五歲。
宋紹興二十七年、金正隆二年(1157)稼軒十八歲。
宋紹興二十八年、金正隆三年(1158)稼軒十九歲。
稼軒祖父辛贊之知開封府,
宋紹興三十年、金正隆五年(1160)稼軒二十一歲。
稼軒祖父辛贊之卒,
宋紹興三十一年、金世宗(雍)大定元年(1161)稼軒二十二歲。
金主亮大舉南犯,稼軒聚眾二千,與耿京共圖恢復。
十月,金蔡州新息縣令范邦彥以其縣歸宋。(鄧按:稼軒與范氏先后南歸,忠義相知,后遂婿與范氏。其后邦彥之子如山與稼軒深相投契,至如山之子炎又為稼軒之婿。
宋紹興三十二年、金大定二年(1162)稼軒二十三歲。
正月,稼軒奉耿京命,奉表南歸。十八日至建康。召見,授右承務郎。
閏二月,耿京為張安國等所殺,稼軒縛張安國獻俘行在,改差江陰簽判。
五月,皇太子昚受禪即皇帝位,是為孝宗。
稼軒以分兵攻金人之策干張浚,不被采納,
稼軒之定居京口及其與范邦彥(子美)之女、范如山(南伯)之女弟之結(jié)婚,
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稼軒二十四歲。在江陰簽判任
隆興二年(1164)稼軒二十五歲。在江陰簽判任
江陰簽判任滿,改廣德軍通判,
乾道元年(1165)稼軒二十六歲。在廣德軍通判任
奏進《美芹十論》
與周信道(孚)相結(jié)識,
乾道二年(1166)稼軒二十七歲。在廣德軍通判任
乾道三年(1167)稼軒二十八歲。
在廣德軍通判任。任滿,改建康府通判。
乾道五年(1169)稼軒三十歲。在建康通判任
患<疒頹>疝疾,
乾道六年(1170)稼軒三十一歲。
召對延和殿。論奏“阻江為險,須藉兩淮”,又上疏請練民兵以守淮。
遷司農(nóng)寺主簿。
作《九議》上虞允文。
乾道七年(1171)稼軒三十二歲。在司農(nóng)主簿任
乾道八年(1172)稼軒三十三歲。
春,出知滁州。
寬征薄賦,招流散,教民兵,議屯田。
創(chuàng)建奠枕樓,繁雄館。
秋,友人周信道(孚)來滁相會,并作《奠枕樓記》。
全椒縣僧智淳以宋太祖賜《王嵒帖》來獻,周信道代作跋。
是年有奏議上君相,論敵國事。(周密《浩然齋意抄》載《鎮(zhèn)江策問》有云:“猶記乾道壬辰,辛幼安告君相曰:‘仇虜六十年必亡,虜亡則中國之憂方大?!B定足驗矣。惜乎斯人之不用于亂世也。諸君有義氣如幼安者,百尺樓上豈能不分半席乎?!保?br />稼軒婦翁范子美(邦彥)之卒,
乾道九年(1173)稼軒三十四歲。
冬,上疏乞?qū)⒊菀琅f作極邊推賞。
以端硯贈友人周信道(孚),
稼軒之因病離滁州守任,回京口居第,
淳熙元年(1174)稼軒三十五歲。
以啟賀新任建康留守葉衡,
葉衡薦稼軒慷慨有大略,召見,遷倉部郎官。
淳熙二年(1175)稼軒三十六歲。
在倉部郎官任登對,上疏論行用會子事。
致書周信道(孚),權(quán)其痛忍臧否。
夏四月,茶商賴文政起事于湖北,其后轉(zhuǎn)入湖南江西,數(shù)敗官軍。
六月十二日,稼軒出為江西提刑,節(jié)制諸軍,進擊茶商軍。
淳熙三年(1176)稼軒三十七歲。
在江西提點刑獄任。
淳熙四年(1177)稼軒三十八歲。
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使。
奏陳武陵縣令彭漢老政績。
淳熙五年(1178)稼軒三十九歲。在江西安撫使任
春二月,奏劾知興國軍黃茂材。
奏請申嚴延邊州縣耕牛戰(zhàn)馬出疆之禁。
召為大理少卿。
秋,出為湖北轉(zhuǎn)運副使。
淳熙六年(1179)稼軒四十歲。
在湖北轉(zhuǎn)運副使任
春三月,改湖南轉(zhuǎn)運副使。
稼軒為賦《滿江紅》詞致賀。
奏進“論盜賊札子”。
改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
奉孝宗手詔,諭懲治盜賊旨意。
淳熙七年(1180)稼軒四十一歲。
春,奏請以官米募工,浚治陂塘,因而賑給。
出樁米賑糶永、邵、郴三州。
整頓湖南鄉(xiāng)社。
夏,奏請于郴州宜章縣、桂陽軍臨武縣并置學。
奏劾知桂陽軍趙善玨,罷之。
創(chuàng)置湖南飛虎軍。
變稅酒法為榷酒法。
秋覆閱解試卷,得趙方。
經(jīng)始構(gòu)建上饒居第。作《新居上梁文》。
刊行亡友周信道(孚)《蠹齋集》。
檄衡山尉戴翊世行縣事。
加右文殿修撰,差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
淳熙八年(1181)稼軒四十二歲。
江右大饑,舉辦荒政。
稼軒遣客舟載牛皮運赴淮東總領所,以供軍用。
路經(jīng)南康軍境,為軍守朱晦庵(熹)遣人搜檢拘沒,遂致函朱氏,請其給還。
淳熙九年(1182)稼軒四十三歲。
在上饒家居
秋九月,友人朱晦庵(熹)過信上相會。
是年范廓之(開)始來受學。
淳熙十年(1183)稼軒四十四歲。
在上饒家居
春,友人陳同甫(亮)有書來,約秋后來訪,未果。
夏五月,葉夢錫(衡)卒,年六十二。
秋八月傅安道(自得)卒,年六十八。
冬十一月,李壽翁(椿)卒,年七十三。
淳熙十一年(1184)稼軒四十五歲。
在上饒家居
是年春二月友人洪景廬(適)卒,年六十八。
李仁甫(燾)卒,年七十。
三月,友人陳同甫(亮)備累系獄,凡七八十日方得釋。
秋七月,友人羅端良(愿)卒,年四十九。
冬,寓居信上之李正之(打正)入蜀任利州路提刑。
鄭元英亦過信入蜀,稼軒均賦詞為別。
淳熙十二年(1185)稼軒四十六歲。
在上饒家居
是年,鄭舜舉(汝諧)為信州守,稼軒與相酬唱甚多。
淳熙十三年(1186)稼軒四十七歲。
在上饒家居
是年歲杪,鄭舜舉(汝諧)被召赴臨安。
淳熙十四年(1187)稼軒四十八歲。
在上饒家居
夏,友人韓無咎(元吉)卒,年七十。
友人湯朝美(邦彥)卒,年五十三。
友人錢仲耕(佃)卒,年六十二。
淳熙十五年(1188)稼軒四十九歲。
在上饒家居
正月,門人范開編刊《稼軒詞甲集》成。
奏邸忽又訛傳稼軒以病掛冠。
鄭侯卿(如崈)守衡州,稼軒賦詞送之。
秋,友人趙昌父(蕃)歸自湖南,歲末以詩卷寄贈稼軒。
友人陳同甫(亮)來訪,相與鵝湖同憩,瓢泉共酌,長歌相答,極論世事,逗留彌旬乃別。
淳熙十六年(1189)稼軒五十歲。
在上饒家居
二月,孝宗禪位于光宗。
范廓之(開)應招以家世赴告南宋行朝,將以求仕,辭別稼軒,稼軒為賦《醉翁操》相送,
光宗(惇)紹熙元年(1190)稼軒五十一歲。
在上饒家居
是年冬十二月友人陳同甫(亮)再度系獄,年余方得釋。
紹熙二年(1191)稼軒五十二歲。
在上饒家居
洪莘之通判信州,
紹熙三年(1192)稼軒五十三歲。
春,赴福建提點刑獄任。
路徑崇安時,曾至武夷精舍與朱晦庵相會。
寧宗(擴)慶元元年(1195)稼軒五十六歲。
家居上饒
二月,趙子直(汝愚)罷右丞相,繼責寧遠軍節(jié)度副使,永州安置。
友人劉平國(宰)校書上饒,徐斯遠(文卿)領鄉(xiāng)薦。
李祥、楊簡、呂祖儉等以黨趙汝愚被罷斥。
冬十月,以御史中丞何澹奏劾,落職。
慶元二年(1196)稼軒五十七歲。
正月庚寅,以余端禮為左丞相,京鏜為右丞相,鄭僑知樞密院事,御史中丞何澹同知樞密院事。
同月壬午,趙子直(汝愚)卒,年五十七。
三月王正之(正己)卒,年七十八。
友人楊濟翁(炎正)舉進士及第,徐斯遠(文卿)落地。
夏四月甲子,余端禮罷,以何澹參知政事,吏部尚書葉翥簽書樞密院事。
五月七日,妻兄范南伯(如山)卒,年六十七。
徙居鉛山縣期思市瓜山之下。
(《稼軒歷仕始末》:“卜居廣信帶湖,為煨燼所變﹝焚﹞,慶元丙辰,徙居鉛山縣期思市瓜山之下。”)
秋七月戊戌,以韓侂胄為開府儀同三司、萬壽觀使。八月丙辰,以太常少卿胡纮請權(quán)住進擬偽學之黨。
九月,以言者論列,罷官觀。
以糾結(jié)徒黨罪名再罷斥朱熹及其門徒。
慶元三年(1197)稼軒五十八歲。
家居鉛山
春正月壬寅鄭僑罷。癸卯,以謝深甫兼知樞密院事。
友人陳安行(居仁)卒,年六十九。
十二月丁酉,以知綿州王沇請,詔省部籍偽學姓名。
慶元四年(1198)稼軒五十九歲。
家居鉛山
五月己亥,加韓侂胄少傅賜玉帶,己酉,詔禁偽學。
復集英殿修撰,主管建寧武夷山?jīng)_佑觀。
是年吳子似(紹古)為鉛山尉,相與酬唱甚多。
慶元五年(1199)稼軒六十歲。
家居鉛山
友人朱晦庵(熹)來書以克己復禮相勉。
友人傅巖叟(為棟)捐直發(fā)廩賑鄉(xiāng)里之饑,稼軒欲諷廟堂奏官之。
是年七月錢表臣(之望)卒,年六十九。
八月王道夫(自中)卒,年六十。
九月庚寅,加韓侂胄少師,封平原郡王。
慶元六年(1200)稼軒六十一歲。
家居鉛山
春二月,友人杜叔高再來訪。
三月,友人朱晦庵(熹)卒。年七十一。稼軒為文往哭之。
冬十月丙戌,加韓侂胄太傅。
嘉泰二年(1202)稼軒六十三歲。
家居鉛山
友人洪景廬(邁)卒,年八十。
趙民則(像之)卒,年七十五。
曹囦明(盅)卒,年六十八。
黨禁稍弛,政途久困之人間有起廢進用者,稼軒亦其中之一人。
嘉泰三年(1203)稼軒六十四歲。
夏,起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
疏奏州縣害農(nóng)六事,愿詔內(nèi)外臺察劾。
創(chuàng)建秋風亭
冬,奏請于紹興府諸暨縣增置縣尉,省罷稅官。
是年,浙東“鹽鬻為害”,稼軒“消弭”之力為多。
招劉改之(過)、趙明翁(汝鐩)至幕府。
會稽縣丞朱圣與(權(quán))供職勤敏,深為稼軒所敬賞。
為友人杜仲高(旃)開山田
欲為友人陸務觀(游)筑舍,陸辭之,遂止。
陳君舉(傅良)卒,年六十七。
歲杪召赴行在。
嘉泰四年(1204)稼軒六十五歲。
韓侂胄發(fā)動對金戰(zhàn)爭。
正月,召見,言鹽法。并言金國必亂必亡,愿屬元老大臣預為應變計。
加寶謨閣待制,提舉佑神觀,奉朝請。
差知鎮(zhèn)江府,賜金帶。
數(shù)年來,稼軒屢次遣諜至金,偵察其兵騎之數(shù),屯戍之地,將帥之姓名,帑廩之位置等。
并欲于沿邊招募士丁以應敵。至鎮(zhèn)江,先造紅衲萬領備用。
以五十鎰饋金壇劉平國(宰)。
撥丹徒縣沒官田百馀畝作學田。
讀宋高宗《親征詔草》,為跋其后。
冬十月朔,周子充(必大)卒,年七十九。
是年袁起巖(說友)卒。
開禧元年(1205)稼軒六十六歲。
在鎮(zhèn)江守任
三月,坐謬舉,降兩官。
劉改之至京口訪晤
夏六月改知隆興府,旋以言者論列,與官觀。
同月,宋廷下詔加強戰(zhàn)備。
林克齋聞稼軒移鎮(zhèn)隆興之命,有函致賀。
宋備戰(zhàn),金亦有所對應。
秋,歸鉛山。
開禧二年(1206)稼軒六十七歲。
差知紹興府,兩浙東路安撫使,辭免。
在宋金交兵過程中,宋兵立呈潰勢。
進寶文閣待制。
又進龍圖閣待制,知江陵府。令赴行在奏事。
是年友人劉改之(過)卒,年五十三。
彭子壽(龜年)卒,年六十五。
開禧三年(1207)稼軒六十八歲。
宋金均有罷兵議和動向
試兵部侍郎,兩次上章辭免,方遂所請。
黃勉齋(榦)致書稼軒,對時事出處多所論列
與在京宮觀。
三月,敘復朝請大夫。
繼又敘復朝議大夫。
夏四月,以方信孺為國信所參議官如金軍。
歸鉛山,八月得疾。
進樞密都承旨,令疾速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并上章陳乞致仕。九月初十日卒。特贈四官。
葬鉛山縣南十五里陽原山中。
交游中哀詩祭文等現(xiàn)唯存陸(務觀)、項(平甫)二人之作,馀已無可考矣。
(項安世《平安悔稿》冊二《答杜仲高來書哭兄伯高及辛待制且言杜氏至仲高始預薦榜》詩:“康廬之麓蠡之皋,太息書生杜仲高。待制功名千古杰,賢良文字萬夫豪。淚痕頻向西風滴,場屋新隨舉子曹。且為門闌辟青紫,柯辛威父一生勞?!?br />劉克莊《后村詩話續(xù)集》卷四:“項平庵《祭辛幼安》:‘人之生也能致天下之憎,則其死也必享天下之名。豈天之所生必死而后美,蓋人之所憎必死而后正,嗚呼哀哉。死者人之所惡,公乃以此而為榮;予者公之所愛,必當與我而皆行。局旦暮而相從,固予心之所愛;尚眠食以偷生,恨公行之不待!’自昔哀詞未有悲于此者?!保?br />嘉定元年(1208)稼軒卒后一年
攝給事中倪思劾稼軒迎合開邊,請追削爵秩,奪從官恤典。
是年丘宗卿(崈)卒,年七十四。
嘉定□年
稼軒第五子穰為文辨謗。
理宗(昀)紹定三年(1230)稼軒卒后二十三年
鉛山縣宰張謙亨建西湖群賢堂,祀鉛山鄉(xiāng)賢十六人,稼軒亦其中之一人。
紹定六年(1233)稼軒卒后二十六年
贈光祿大夫。
恭帝徳祐元年乙亥(1275)稼軒卒后六十八年
加贈少師,謚忠敏。

辛棄疾的詩詞列表

  • 宋代:辛棄疾

    剩云殘日弄陰晴。晚山明。小溪橫。枝上綿蠻,休作斷腸聲。但是青山山下路,春到處,總堪行。

    當年彩筆賦蕪城。憶平生。若為情。試取靈槎,歸路問君平?;ǖ滓股詈兀氜諈s,玉山傾。

  • 宋代:辛棄疾

    上界足官府,公是地行仙。青氈劍履舊物,玉立侍天顏。莫怪新來白發(fā),恐是當年柱下,道德五千言。南澗舊活計,猿鶴且相安。

    歌秦缶,寶康瓠,世皆然。不知清廟鐘磬,零落有誰編??靶π胁赜蒙?,試問山林鐘鼎,底事有虧全。再拜荷公賜,雙鶴一千年。

  • 宋代:辛棄疾

    風流標格,惺松言語,真?zhèn)€十分奇絕。三分蘭菊十分梅,斗合就、一枝風月。

    笙簧未語,星河易轉(zhuǎn),涼夜厭厭留客。只愁酒盡各西東,更把酒、推辭一霎。

  • 宋代:辛棄疾

    落花時節(jié),杜鵑聲里送君歸。未消文字湘累。只怕蛟龍云雨,后會涉難期。更何人念我,老大傷悲。

    已而已而。算此意、只君知。記取岐亭買酒,云洞題詩。爭如不見,才相見、便有別離時。千里月、兩地相思。

  • 宋代:辛棄疾

    翠蓋牙簽幾百株。楊家姊妹夜游初。五花結(jié)隊香如霧,一朵傾城醉未蘇。

    閑小立,困相扶。夜來風雨有情無。愁紅慘綠今宵看,卻似吳宮教陣圖。

  • 宋代:辛棄疾

    我笑共工緣底怒。觸斷峨峨天一柱。補天又笑女媧忙,卻將此石投閑處。野煙荒草路。先生柱杖來看汝。倚蒼苔,摩挲試問,千古幾風雨。

    長被兒童敲火苦。時有牛羊磨角去?;羧磺д纱鋷r屏,鏘然一滴甘泉乳。結(jié)亭三四五。曾相暖熱攜歌舞。細思量,古來寒士,不遇有時遇。

  • 宋代:辛棄疾

    身后功名,古來不換生前醉。青鞋自喜。不踏長安市。

    竹外僧歸,路指霜鐘寺。孤鴻起。丹青手里。剪破松江水。

  • 宋代:辛棄疾

    君聽取,尺布尚堪縫。斗粟也堪舂。人間朋友猶能合,古來兄弟不相容。棣華詩,悲二叔,吊周公。

    長嘆息、脊令原上急。重嘆息、豆萁煎正泣。形則異,氣應同。周家五世將軍后,前江千載義居風??疵鞒P詔,紫泥封。

  • 宋代:辛棄疾

    方人也實施字

    相公倦臺鼎,要伴赤松游。高牙千里東下,笳鼓萬貔貅。試問東山風月,更著中年絲竹,留得謝公不。孺子宅邊水,云影自悠悠。

    占古語,方人也,正黑頭。穹龜突兀千丈,石打玉溪流。金印沙堤時節(jié),畫棟珠簾云雨,一醉早歸休。賤子親再拜,西北有神州。

  • 宋代:辛棄疾

    住世都無菩薩行,仙家風骨精神。壽如山岳福如云。金花湯沐誥,竹馬綺羅群。

    更愿升平添喜事,大家禱祝殷勤。明年此地慶佳辰。一杯千歲酒,重拜太夫人。

  • 宋代:辛棄疾

    種豆南山,零落一頃為萁。幾晚淵明,也吟草盛苗稀。風流劃地,向尊前、采菊題詩。悠然忽見,此山正繞東籬。

    千載襟期。高情想像當時。小閣橫空,朝來翠撲人衣。是中真趣,問騁懷、游目誰知。無心出岫,白云一片孤飛。

  • 宋代:辛棄疾

    去歲君家把酒杯。雪中曾見牡丹開。而今紈扇薰風里,又見疏枝月下梅。

    歡幾許,醉方回。明朝歸路有人催。低聲待向他家道,帶得歌聲滿耳來。

  • 宋代:辛棄疾

    天與文章,看萬斛、龍文筆力。聞道是、一時曾賜,千金顏色。欲說又休新意思,強啼偷笑真消息。算人人、合與共乘鸞,鑾坡客。

    傾國艷,難再得。還可恨,還堪憶??磿鴮づf錦,衫裁新碧。鶯蝶一春花里活,可堪風雨飄紅白。問誰家、卻有燕歸梁,香泥濕。

  • 宋代:辛棄疾

    旋制離歌唱未成。陽關(guān)先畫出,柳邊亭。中年懷抱管弦聲。難忘處,風月此時情。

    夜雨共誰聽。盡教清夢去,兩三程。商量詩價重連城。相如老,漢殿舊知名。

  • 宋代:辛棄疾

    淡黃弓樣鞋兒小。腰肢只怕風吹倒。驀地管弦催。一團紅雪飛。

    曲終嬌欲訴。定憶梨園譜。指日按新聲。主人朝玉京。

  • 宋代:辛棄疾

    攧厥??淳?、壓一龐兒劣。更言語、一似春鶯滑。一團兒、美滿香和雪。

    去也。把春衫、換卻同心結(jié)。向人道、不怕輕離別。問昨宵、因甚歌聲咽。

    秋被夢,春閨月。舊家事、卻對何人說。告弟弟莫趁蜂和蝶。有春歸花落時節(jié)。

  • 宋代:辛棄疾

    拋卻山中詩酒窠。卻來官府聽笙歌。閑愁做弄天來大,白發(fā)栽埋日許多。

    新劍戟,舊風波。天生予懶奈予何。此身已覺渾無事,卻教兒童莫恁么。

  • 宋代:辛棄疾

    高閣臨江渚。訪層城、空余舊跡。黯然懷古。畫棟珠簾當日事,不見朝云暮雨。但遺意、西山南浦。天宇修眉浮新綠,映悠悠、潭影長如故??沼泻?,奈何許。

    王郎健筆夸翹楚。到如今、落霞孤鶩,競傳佳句。物換星移知幾度,夢想珠歌翠舞。為徙倚、蘭干凝佇。目斷平蕪蒼波晚,快江風、一瞬澄襟暑。誰共飲,有詩侶。

  • 宋代:辛棄疾

    一自酒情詩興懶,舞裙歌扇闌珊。好天良夜月團團。杜陵真好事,留得一錢看。

    歲晚人欺程不識,怎教阿堵留連。楊花榆莢雪漫天。從今花影下,只看綠苔圓。

  • 宋代:辛棄疾

    楊柳溫柔是故鄉(xiāng)。紛紛蜂蝶去年場。大率一春風雨事,最難量。

    滿把攜來紅粉面,堆盤更覺紫芝香。幸自麹生閑去了,又教忙。

辛棄疾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