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網(wǎng)
誓
拼音shì
注音ㄕˋ
部首言部
總筆畫14畫 結(jié)構(gòu)上下
筆順一丨一ノノ一丨丶一一一丨フ一統(tǒng)一碼8A93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shì(ㄕˋ)

⒈  當(dāng)眾或共同表示決心,依照說(shuō)的話實(shí)行:誓師。誓詞。誓愿。誓死。

⒉  表示決心的話:發(fā)誓。宣誓。立誓。

漢英互譯

oath、pledgeg、swear、vow

造字法

形聲:從言、折聲

English

swear, pledge; oath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shì

〈動(dòng)〉

(1) (形聲。從言,折聲。本義:發(fā)誓;立誓)

(2) 同本義 [swear]

誓,以言約束也?!墩f(shuō)文》。段注:“凡自表不食言之辭皆曰誓,亦約束之意也?!?/p>

約信曰誓?!抖Y記·曲禮》

予誓,告汝誓命?!稌じ适摹?。注:“要信也?!?/p>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詩(shī)·衛(wèi)風(fēng)·氓》

司射西面誓之。——《儀禮·大射儀》。注:“猶告也?!?/p>

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wú)相見也?!蹲髠鳌る[公元年》

終待說(shuō)山盟海誓。——趙長(zhǎng)卿《賀新郎》

不久當(dāng)還歸,誓天不相負(fù)。——《玉臺(tái)新詠·古詩(shī)為焦仲卿妻作》

為誓與城為殉?!濉?全祖望《梅花嶺記》

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巍?歐陽(yáng)修《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3) 又如:誓志(發(fā)誓立志);誓死不貳(發(fā)誓至死不變心);誓辭(立誓的言辭);誓戒(誓約警戒);誓劍(對(duì)著劍發(fā)誓;皇帝贈(zèng)與出巡大臣的寶劍,即后世所稱的“上方寶劍”);誓書鐵券(即“丹書鐵券”。古代帝王頒賜功臣的享有免罪等特權(quán)的證件)

(4) 接受爵位 [accept a rank of nobility]

凡諸侯之適子,誓于天下,攝其君,則下其君之禮一等?!吨芏Y》

(5) 告誡;告知 [warn;tell]

司射西面誓之曰:“公射大候,大夫射參,士射干?!薄秲x禮·大射儀》。注:“猶告也?!?/p>

惟君有黼裘以誓省?!抖Y記·玉藻》。疏:“告勑也?!?/p>

[五戒]一日誓,用之于軍旅?!吨芏Y·秋官·士師》

(6) 又如:誓戒(約束警戒);誓民(告戒吏民);誓眾(告誡眾人)

(7) 銘刻;牢記 [engrave on one's mind;keep firmly in mind]。如:誓肌(刻骨銘心)

詞性變化

shì

〈名〉

(1) 指國(guó)與國(guó)、人與人之間所訂立的誓約;盟約;誓言 [oath of alliance;oath;pledge]

張陳背誓。—— 曹植《五帝誅》

周武有孟津之誓?!蹲髠鳌ふ压哪辍?/p>

女子先有誓,老姥豈敢言?!队衽_(tái)新詠·古詩(shī)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誓令(誓言與命令);誓信(盟約);誓書(盟約);誓章(記載有誓詞的文件);誓要(約盟,盟誓)

(3) 古代告誡將士的言辭 [warning;admonition]。如:《湯哲》、《泰誓》、《秦誓》

shì

〈形〉

謹(jǐn)慎 [prudent]

曲藝皆誓之,以待又語(yǔ)?!抖Y記·文王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