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禪師,居隆興府雙嶺寺。為南岳下十三世,黃龍心禪師法嗣?!段鍩魰肪硪黄哂袀鳌?
袁梅巖,名不詳。朱熹曾薦釋志南至袁處。事見《詩人玉屑》卷二○。
(947—1001)宋真定人,字言幾。七歲而孤,為內(nèi)臣李知審養(yǎng)子。太宗太平興國間進士。歷通判鄂州,擢著作郎、直史館,累遷右補闕、知制誥。八年,拜參知政事。雍熙初,諫太宗親征范陽,以目疾求解機政。命兼秘書監(jiān),總秘閣藏書。淳化五年,兼判國子監(jiān),總領校讎、刊刻七經(jīng)疏。真宗即位,拜工部尚書、參知政事,主張棄靈州,安撫西夏。后罷為武勝軍節(jié)度使,徙知河南府。與李昉以詩相酬,有《二李唱和集》。
王澡[公元一一六六年至?年]字身甫,號瓦全,初名津,字子知,四明(文獻通考作寧海)人。生于宋孝宗乾道二年,卒年不詳。官至太常博士。方岳曾身之請業(yè),且為岳父撰墓志。澡能詩詞,有《瓦全居士詩詞》二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宋臺州天臺人,字與機。未冠領鄉(xiāng)薦。高宗紹興二十一年中特科。監(jiān)南岳廟。與弟劉知變俱以文名,尤工詩。賀允中嘗題其詩曰“江東天籟”。
明州慈溪人,字舜徒,以字行。神宗熙寧九年進士。哲宗元祐中補武陵令,訊民疾苦而振雪之,捐資修孔子廟,督課諸士,奏課為天下第一。以薦除提舉成都府路常平等事。后由江東副曹除知夔州,興學勸農(nóng),有古循吏風。有《桃花源集》。
林稹,(明洪武《蘇州府志》卷一二作林稙,《宋詩紀事小傳補正》卷四謂《江蘇志》誤作林稙),號丹山(《宋詩紀事》卷七四),長洲人(今江蘇蘇州)人。茂失子。神宗熙寧九年(一○七六)進士。
袁謙,字彥先,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徽宗建中靖國間于崇安黃洋原筑玉泉庵隱居(明嘉靖《建寧府志》卷一八)。
馮晦,字文顯,英德(今屬廣東)人。有《南山雜詠》,已佚。事見清同治《韶州府志》卷三四。
高惟幾,睢陽(今河南商丘南)人。官澤州判官(清雍正《澤州府志》卷三四)。今錄詩二首。
楊友,字叔端,晉江(今福建泉州)人。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武舉及第。高宗紹興初知欽州,改知廉州。清同治《泉州府志》卷四六有傳。
陳傳,字竹溪(《淳熙三山志》卷三五),建安(今福建建甌)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進士(明嘉靖《建寧府志》卷一五)。曾官屯田郎中(《蘇魏公集》卷三一《職方員外郎陳傳可屯田郎中制》)。今錄詩三首。
楊賓言,南溪(今屬四川)人。有挽胡夢昱詩(《象臺首末》卷三)。
黃之傳,寧宗嘉定三年(一二一○)通判漳州(清光緒《漳州府志》卷九)。
(936—981)宋大名宗城人,字貴參。范質(zhì)子。太祖時,累官知邕州,其地輕醫(yī)藥,重鬼神,旻下令禁之,割己俸買藥以給病者,愈者千計。復以方書刻石置廳壁,民感化之。太宗時,歷官右諫議大夫、給事中。坐事貶房州司戶,移唐州。有《邕管記》及文集。
沈希尹,字商臣(《東甌詩存》卷一),瑞安(今屬浙江)人。高宗紹興二十一年(一一五一)進士。知德化縣。事見明弘治《溫州府志》卷一三。
呂三馀,號雪屋,為陳世崇師輩。事見《隨隱漫錄》卷三。
廣州信安人,字汝玉。孝宗乾道七年為全州教授。淳熙中知休寧縣,為政清簡。嘗注《東西銘解》。與朱熹友善,熹曾為之作《新安道院記》。
蕭曰復,號蘭皋。與俞文豹同時。
(1150—1229)徽州婺源人,字德粹,號溪齋。與弟珙俱從朱熹游。孝宗淳熙八年進士。歷四川制置司干官。時韓侂胄當國,璘堅不往詣。官至朝奉大夫。有《溪齋類稿》。
湖州歸安人,字子及,號月河。莫濟弟。高宗紹興十八年進士。為國子監(jiān)正,以言忤秦檜,謫化州。州中學者多師從之。
葛寅炎,字同叟,天臺(今屬浙江)人。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進士,授青田尉。事見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九。
(1117—1178)宋陳州宛丘人,字致君。王俁子。高宗建炎中與父奔馀姚。孝宗隆興元年進士。歷監(jiān)察御史、右正言。乾道中以直秘閣知溫州。淳熙四年為國子司業(yè)。自幼至老,無一日去書。文章法先秦,詩法《三百篇》,書法鐘、王。有《西漢決疑》及《王司業(yè)集》。
袁瑨,字廷用,東莞(今屬廣東)人。玧弟。官協(xié)正少尹。事見《東莞詩錄》卷二。今錄詩二首。
王經(jīng),嘗官簽事(明嘉靖《略陽縣志》卷六)。
釋證悟(?~一一五八),臺州(今浙江臨海)人,俗姓林。住臨安府上天竺,稱圓智證悟法師。曾依白蓮仙法師。高宗紹興二十八年卒?!夺岄T正統(tǒng)》卷七、《五燈會元》卷六有傳。今錄詩二首。
宋隆興分寧人,字公定,號覺齋。理宗寶慶二年進士。歷靜江府司錄參軍,以治獄平恕稱。景定初累知德慶府,奏罷配鹽法及乞用楮券折銀綱等五事,以紓民力。升轉(zhuǎn)運使,劾守令貪橫不法者。擢知廣州,主管廣東南路經(jīng)略安撫司公事,馬步軍都總官。元兵圍襄、樊,日繕器械,蓄裕財粟,以備倉卒,后果賴其用。卒于家。
陳省華(939年—1006年),字善則,北宋閬州閬中縣人。 曾祖父陳翔為蜀新井令。早年隨祖父陳詡至四川閬洲,后定居閬中縣。為蜀西水縣尉,后為宋隴城主簿,再遷櫟陽令。官至左諫議大夫。卒贈太子少師、秦國公。妻馮氏,封燕國夫人。馮氏性嚴,每天帶著兒媳婦下廚做飯,與陳省華有三子,不許事華侈。長子陳堯叟是端拱二年(989年)狀元、次子陳堯佐進士出身、三子陳堯咨是咸平三年(1000年)狀元,世稱“三陳”,父子四人皆進士,故稱一門四進士,陳省華的女婿傅堯俞是狀元,又稱陳門四狀元。
釋宗鑒,住潭州石霜寺。為南岳下十六世,大溈月庵善果禪師法嗣?!都翁┢諢翡洝肪矶弧ⅰ段鍩魰肪矶鹩袀?。
宋建州浦城人,字宏甫。神宗熙寧六年進士。倜儻有大志,文章謹嚴。哲宗元祐初被薦入朝,歷館閣校勘、集賢校理,知信、洪、衢三州。累遷樞密直學士知太原府,時宰相張商英置政典局,以鏜為參詳官。官至龍圖閣學士。
高吉,字幾伯,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有《懶真小集》,江萬里為之序。事見《江湖后集》卷一五。今錄詩十七首。
何揚祖,道州(今湖南道縣)人。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進士。事見《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一○六。
朱戴上,舒州(今安徽潛山)人。翌父。神宗元豐間為黃州教授(《輿地紀勝》卷四九)。
陳晉錫,明州(今浙江寧波)人。高宗紹興十二年(一一四二)進士(《乾道四明圖經(jīng)》卷一二)。
袁復一,字太初(《天臺續(xù)集別編》),無錫(今屬江蘇)人(《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九九)。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知臨??h(《嘉定赤城志》卷一一)。高宗紹興十二年(一一四二)提舉廣南市舶(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一五,十六年,提舉福建常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五五)。
范寅賓,字元觀,建安(今福建建甌)人(明嘉靖《建寧府志》卷一五)。高宗紹興二年(一一三二)進士。四年,除秘書省正字,出通判潭州(《南宋館閣錄》卷八)。十四年,在知筠州任因事除名勒停(《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五一)。今錄詩二首。
朱申首,休寧(今屬安徽)人。金朋說表侄。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進士。事見《碧巖詩集》卷一《中秋夜偕朱表侄題月》按語。
釋曉通,住越州石佛寺。為青原下十二世,慧林本禪師法嗣?!段鍩魰肪硪涣袀?。
留祐,理宗寶祐二年(一二五四)知寧德縣(明嘉靖《福寧州志》卷七)。
袁豢龍,事跡不詳。《甬上宋元詩略》卷一○次于宋末人之列,姑從之。
平陽人,字文昭。學于陳傅良,不事舉業(yè),躬耕南蕩山以老。有《記事備遺》、《統(tǒng)論》。
黃履翁,字吉甫,號西峰,寧德(今屬福建)人。理宗紹定五年(一二三二)進士。事見清乾隆《寧德縣志》卷七。
徐良佐,武進(今江蘇常州)人。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進士。知德清縣。事見《宋詩拾遺》卷二○。
陳旼,理宗紹定四年(一二三一)知新城縣。事見民國《新登縣志》卷一七。
鄭永中,字育之,莆田(今屬福建)人。神宗元豐中,以蔭補知慈溪縣(《閩詩錄》丙集卷五)。
趙知章,神宗元豐中為寧海軍節(jié)度推官(《宋詩紀事補遺》卷二六)。
(1077—1145)宋建州浦城人,字子遠,一字子楚,號韓青老農(nóng)。何去非子。晚年居富陽韓青谷。有《春渚紀聞》。
黃元道,字達真。術士,活動于高宗、孝宗朝,其語迷離影響,時人以為神驗(《夷堅乙志》卷一二)。
張潞(?~一二三四),字東之,永新(今屬江西)人。寧宗嘉定十四年(一二二一)為桂林郡丞,后知昭州。理宗端平元年卒。其詩師范成大、楊萬里,出入眾體,有集,已佚。事見《后村居士集》卷二四《張昭州集序》。
林靖之,字共甫,吳興(今浙江湖州)人(《浩然齋雅談》卷中)。寧宗嘉定十四年(一二二一)為江陰軍司理參軍(明嘉靖《江陰縣志》卷一二)。知昆山縣(明嘉靖《昆山縣志》卷五)。
釋希賜(《輿地紀勝》卷九五作晞賜),真陽(今廣東英德)人。高宗紹興十七年(一一四七)洪邁寓英州時,曾與之有交往(《容齋隨筆》卷一一)。
安州應山人,字元禮。連庶弟。仁宗慶歷二年進士。為宜城令。敏于政事,號良吏。累遷都官郎中。兄弟齊名,庶為官明潔,人謂“連底清”;庠加以嚴肅,人謂“連底凍”。
釋悟本,江州湖口(今屬江西)人。自江西云門參侍宗杲。后住信州博山寺,遷饒州薦福寺。為南岳下十六世,徑山宗杲禪師法嗣?!都翁┢諢翡洝肪硪话恕ⅰ段鍩魰肪矶鹩袀?。今錄詩三首。
覺禪師,住潭州智度寺。初于成都講解《華嚴經(jīng)》,后謁張商英于荊南,商英遂薦其往蔣山從圜悟?qū)W。事見《羅湖野錄》卷三。今錄偈三首。
田從易,生平事跡不詳,與盛度有交。
鄭會龍(一二二八~?),字元魯,福安(今屬福建)人。理宗寶祐四年(一二五六)進士,時年二十九(《寶祐四年登科錄》卷三)。
平江路常熟人,字師德。高宗紹興十二年進士。授湖州德清縣尉,又試教官,授溫州教授。工詩,與張孝祥友善。卒年五十。有《聽雨集》。
陳應辰,字清溝,東莞(今屬廣東)人。寧宗嘉定十二年(一二一九)領鄉(xiāng)薦。以恩為南恩州司法參軍,歷龍川縣丞,連州推官。五年后致仕,卒年八十馀。事見明《廣州人物傳》卷七。
零陵人,字德明。楊萬里解零陵法曹任,寓居其齋舍,稱其莊靜端直,有聞于道;又因齋前種竹萬竿,為其齋取名玉立,以見其為人。
王自中(1140—1199),字道甫(一作道夫),先世由蒲門遷居鳳池(今鳳池鄉(xiāng))。四代未出仕。王自中父早死,家貧。器宇不凡,才氣杰出,秉性狷介。18歲到金華,葉衡延教家塾。19歲到京都(臨安),受到禮部侍郎王十朋等的器重。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朝議遣返“歸正人”(指由淪陷區(qū)來的義民),王自中嘆道:“是絕中原之望也?!绷⒓?次上疏。疏中提到“內(nèi)空無賢,外虛無兵”,觸怒了丞相葉頤、魏杞,以為“出言不遜”,要予以流放編管,孝宗不允,遂發(fā)送徽州聽讀。冬,葉、魏罷相,始得赦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