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珖,鎮(zhèn)平人。明孝宗弘治十七年(一五〇四)解元。官南京戶部員外郎。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七二。
鐘繼英,字樂華,號心渠。東莞人。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一五六五)成進士。選庶吉士。隆慶間改監(jiān)察御史。丁太孺人憂,起補河南道,遷廣西提學副使。后補湖廣副使,以有心病,不果行。明郭棐撰《粵大記》卷一八、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一有傳。
聶遜,歸善人。明成祖永樂二十一年(一四二三)舉人,官義寧教諭,二載辭歸。清雍正《歸善縣志》卷一七有傳。
字天石,松江人。崇禎時諸生有蓬山集。
劉獻臣,仁化人。泰然子。明神宗萬歷四十年(一六一二)舉人,任萬安知縣。事見民國《仁化縣志》卷五。
明末浙江烏程人,字人谷,后更名顯德。諸生。明亡后隱于鄉(xiāng)以終。
徽州府歙縣人,字子儀,號夢鶴。唐桂芳子。父子俱以文學擅名。永樂中,以薦授興國縣知縣,著有政績。改趙王府紀善。卒年八十有六。有《梧岡集》。
黃城,曲江人。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舉人,官清江知縣。事見清道光 《廣東通志》卷七四。
羅岳,順德人。明神宗萬歷四年(一五七六)貢生,授南雄府學訓導,歷仕左州學正,事見清康熙《順德縣志》卷五。
錢籍,字汝載,明常熟人。嘉靖進士,任遂安知縣,擢監(jiān)察御史,罷歸,性故倜儻,才復贍麗,縱情于詩酒,后因虞山劍閣題聯(lián)入獄。出獄后飄零寄居吳門,年八十卒。有《海山集》。
黎錦,高要人。安孫。明世宗嘉靖十三年(一五三四)任霍山縣訓導。事見民國《清遠縣志》卷一○。
(?—1416)明江西新建人,字文濊。洪武中由太學生授兵部主事,歷員外郎、郎中。居官廉慎勤敏。建文時升兵部左侍郎,因故連累罷黜。成祖即位,召復原官。
黃尊素(1584年-1626年),明末官員,“東林七君子”之一,與汪文言并為當時“東林黨的兩大智囊”,著名學者黃宗羲之父。初名則燦,后改尊素,字真長,號白安,余姚通德鄉(xiāng)黃竹浦(今浙江省余姚市梁輝鎮(zhèn))人。萬歷四十四年進士,天啟初擢御史,力陳時政十失,忤魏忠賢,被奪俸一年。后又上疏論事,再忤魏忠賢意,被削籍歸。不久被逮入都下詔獄,受酷刑死。有《忠端公集》。
曾君棐,南海人。諸生。事見明郭棐、清陳蘭芝《嶺海名勝記》卷二。
廣東東莞人,字德聚。正統(tǒng)七年進士。授南京湖廣道監(jiān)察御史。廉介自持。升江西按察司僉事,改云南。及去任,土官循舊例,饋以財物,拒不受。以山東副使致仕歸,卒年五十八。家貧無以為斂。
明四川嘉定州人,字以道。正德三年進士。授三原知縣,入為御史。上章請革權倖子弟冒濫軍功及早視朝、罷冗費等,帝不省。嘉靖間,屢言事忤旨,又為張璁、桂萼所惡。后以劾郭勛庇李福達獄,謫戍邊衛(wèi)。有《南溪詩話》。
(1470—1550)廣東饒平人,字希道,號程齋。弘治十五年進士。授檢討。累遷右副都御史,督糧儲于南京。后被彈劾罷職家居。自言能煉長生丹藥。因陶仲文薦,并得嚴嵩之助,召為禮部右侍郎。尋進禮部尚書。但食祿不治事,供奉藥物而已,士大夫以之為恥。
(1413—1493)廬州府無為州人,字繼遠。薛祥孫。正統(tǒng)七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景泰時,遷戶部郎中,天順初,擢右侍郎,改工部,奉詔塞開封決河。還,仍改戶部。成化中,官至南京兵部尚書,以忤汪直,免官。
鄧組,字廷綏,號菊莊。東莞人。明成祖永樂間貢生,官廣西靈川令。民國張其淦編《東莞詩錄》卷六有傳。
區(qū)燦,字文光。番禺人。明武宗正德十一年(一五一六年)舉人,官福建連江知縣。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七三。
毛可珍,原名元愷,字美仲。號赤城。明神宗萬歷三十一年(一六〇三)舉人。歷任諸暨、靜海知縣。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二、光緒《香山縣志》卷一三有傳。
王煉,號后沙。東莞人。明神宗萬歷間人。事見東莞《鰲臺王氏族譜》。
黃袞,字德章。順德人。明孝宗弘治八年(一四九五)舉人。官廣西橫州學正。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七二。
盧瑛田,字虹仲。東莞人。明神宗萬歷八年(一五八〇)進士,授戶部主事,歷員外郎中,管徐洪船鈔,擢湖廣憲副,以援蜀軍功,遷四川參政、轉(zhuǎn)河南按察使。卒贈太仆寺正卿。清黃登《嶺南五朝詩選》卷四有傳。
鄭弘彝,饒平人。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舉人,官沐陽知縣。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七三。
浙江桐江人,字子中,號紫芝,寓居杭州。不仕,以書鳴于洪武初,學趙孟頫能亂真。亦能詩。
馮繼科,字斗山。番禺人。嘉靖十六年(一五三七)舉人。官福建建陽知縣。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七四。
(1474—1521)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師邵。正德六年進士。授御史。武宗北巡宣府,欲建行宮,雍疏請罷其役。巡按四川,劾巡撫馬昊黷貨殃民。擢四川按察副使,未任卒。有《古園集》。
屠泰,海南衛(wèi)(今屬海南?。┤?。明英宗正統(tǒng)間人,官世襲千戶。事見明正德《瓊臺志》卷一九。
盧游,字遠游。東莞人。事見《粵東詩?!肪砦逦?。
王文欽,字宗堯,號筆峰。保昌(今廣東南雄)人。明孝宗弘治二年(一四八九)舉人,六赴會試不第。授浙江松陽知縣,以忤上官罷歸。家居三十馀年,以詩文自娛。年九十卒。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〇四有傳。
蘇秩,字稚恭。順德人。事見明張喬《蓮香集》卷二。
洪生復,字秀陵。東莞人。信子。明思宗崇禎八年(一六三五)貢生,考選府推官。事見《東莞詩錄》卷二一。
葉元凱,字賓穆。新會人。事見明張喬《蓮香集》卷二。
何孫謀,更名挺,字學繩,又字翼軒,號表寰。香山(今中山)人。明神宗萬歷七年(一五七九)舉人。官至浙江紹興府知府。事見清何天衢《欖溪何氏詩徵》卷一。
薛樞,字思亭,晚號溪山野翁。江陰青陽人。薛格弟,性恬退,工詩。
盧一元,自復初,明萬歷間無錫人。為文才氣雄峻,喜游,所著詩歌古文辭詞,傳播一時。有《事物別名》三卷,又《古今合字》二卷。
鄭敦復,萬州人。明世宗嘉靖年間貢生。任福州通判。事見清道光《萬州志》卷二。
浙江海鹽天寧寺僧,俗姓顧,字秋江。工詩,有《江海群英集》。
盧應徵(?— 一六二五),字稚名。增城人。綸孫。明神宗萬歷四十六年(一六一八)舉人。會試以后場謄錄者漏幅不第,病于公車。歸里次日,赍志以歿。清康熙《增城縣志》卷九有傳。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長明。崇禎十年進士。以名節(jié)自勵,選廣東羅定知州。鎮(zhèn)兵嘩變,守道被圍。爾庚單騎前往,勸諭解散。瑤民起事,爾庚嚴加守備,安撫首領,地方始安。擢兵科給事中,以母老乞養(yǎng)歸。清初舉山林隱逸,征聘不出。應知府郭廷弼聘修府志。有《直木居詩集》。
金定樂,字雅少,明常熟人。與人結詩社唱和,歸心禪悅,年四十卒。有《元遠齋詩稿》。
黎新,羅定州東安縣人。明萬歷間任邑中教讀。事見清康熙十一年《東安縣志》卷一○。
萬以申,南海人。明思宗崇禎諸生。事見清康熙《南??h志》卷一六。
應天府高淳人,一說溧水人,字彥恩。洪武中官刑部尚書。靖難之役后,謫寧海縣丞。成祖殺方孝孺族黨時,匿孝孺九歲幼子方德宗,使得免禍。
浙江嘉善人,字爾先,又字龍門。萬歷四十四年進士。歷官僉都御史,巡撫淮揚。致仕后,潛心經(jīng)史。晚年精佛學。卒年八十。有《壑專堂集》、《東皋問耕錄》、《易窺》、《南華拈笑》、《孫武子繹》、《經(jīng)世環(huán)應編》。
蔡宗周,陽春人。明熹宗天啟貢生,任高州府教授。事見清康熙《陽春縣志》卷八。
元明間浙江永嘉人,字唐卿。早年以文學著,客居會稽,鎮(zhèn)將多次薦舉,無意仕進。遷居吳中,與高啟、張羽、王行等稱“十才子”,因家近北郭,又號“北郭十友”。為張士誠延為幕客。士誠敗,與楊基、徐賁同徙濠梁。洪武二年放還,授新鄭縣丞。
李應泌,德慶人。李公瑾之子。事見清光緒《德慶州志》卷一四。
愿光,字心月。遠布和尚法嗣,住法性禪院。嘗與梁佩蘭、陳恭尹、周大樽諸詞人結社于蘭湖,輯《蘭湖唱和集》。著有《蘭湖稿》。事見《粵東詩海》卷九八。
盧學益,一名學易,字懋思,號太初。東莞人,附廣西籍。明神宗萬歷七年(一五七九)舉人。宰連江,轉(zhuǎn)襄王府長史。閣臣薦擢京職,固辭。尋遷艖司,亦不赴。民國張其淦《東莞詩錄》卷一五有傳。
余寅亮,號愚公。東莞人。明神宗萬歷間諸生。民國張其淦《東莞詩錄》卷一八有傳。
浙江慈溪人,字守謙。弘治五年舉人。官至山東濮州知州。所至皆有政績。有《勉齋遺稿》等。
(1614—1693)明末清初福建將樂人,本名有成,明亡改名,字不遠,號中村老人。明諸生。南明亡后,久居山谷,遠游吳中,又入黃山,晚始歸里。有《中村逸稿》。
浙江嘉善人,字孝峙,初名畹。布衣。讀書過目成誦。作詩多奇句,邑諸生顧艾介紹于魏大中,大中讀其詩,大為欽佩,特起揖之。為人亦慷慨有氣節(jié)。有《草賢堂詞》。
何南,高要縣人。明世宗嘉靖六年(一五二七)曾游德慶三洲巖。事見清光緒《德慶州志》卷一四。
莫志忠,字行恕。封川(今廣東封開縣)人。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一三九○)舉人。任瑞州府教授,后升佐丞。明方尚祖修、清胡璿續(xù)修康熙《封川縣志》卷一八有傳。
余鏜,新會人。明神宗萬歷十年(一五八二)舉人,二十三年(一五九五)就清河教諭,遷融縣知縣,以入覲卒京邸。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七五。
( 1454—1530)鎮(zhèn)江府丹徒人,祖籍云南安寧。字應寧,號邃庵。成化八年進士。授中書舍人。弘治時巡撫陜西,留意邊事,嚴禁奸民以私茶易馬,選卒練兵,加強武備。武宗即位,命為延綏、寧夏、甘肅三邊總制。后以忤劉瑾去官。安化王朱真璠叛,復起清為總制三邊軍務,討平之。與張永合謀誅瑾,擢戶部尚書,尋遷吏部,入?yún)C務。嘉靖三年調(diào)任兵部尚書、左都御史,再掌三邊總制。尋繼費宏為內(nèi)閣首輔。后遭張聰誣陷,落職,疽發(fā)背死。有《關中奏議》、《石淙類稿》。
(1504—1561)明浙江海寧人,字性甫,號近川。嘉靖十七年進士。授黃州推官,歷戶科左給事中,數(shù)建白時事,謫定遠典史。起歷吏部文選郎中,終順天府尹。有《覺庵存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