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大全

史繩祖

[宋代] 史繩祖

眉州眉山人,字慶長,號學(xué)齋。曾從魏了翁學(xué)。官秘書監(jiān)。晚年入元,僑寓衢州,為人講學(xué)。有《孝經(jīng)解》、《學(xué)齋佔(zhàn)畢》。

趙必漣

[宋代] 趙必漣

建寧崇安人,字仲連。少刻苦讀書。理宗開慶間以父澤當(dāng)補(bǔ)官,辭不就。晚筑室黃柏里,自號山泉翁。植梅數(shù)百株,名其居曰梅花莊,日觴詠其中。尤精于醫(yī)。有《倚梅吟稿》。

葉明

[宋代] 葉明

葉明,晉江(今福建泉州)人。理宗紹定二年(一二二九)進(jìn)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五)。今錄詩二首。

蔡安持

[宋代] 蔡安持

蔡安持,字資中,睢陽(今河南商丘)人(《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宋代分冊)。哲宗紹圣元年(一○九四)為右通直郎(《宋會要輯稿》選舉一九之二○)?;兆谡驮隇榘l(fā)運(yùn)副使(同上書職官四二之三五)。重和元年官兵部侍郎時(shí)以事降官(同上書職官六九之二)。今錄詩二首。

吳琳

[宋代] 吳琳

吳琳,字禹玉,號存吾,宣城(今安徽宣州)人,徙居金陵(今江蘇南京)。理宗寶祐四年(一二五六)進(jìn)士。曾通判婺州。端宗景炎間知南康軍(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事見《吳禮部詩話》、清光緒《宣城縣志》卷一三。今錄詩二首。

呂夏卿

[宋代] 呂夏卿

泉州晉江人,字縉叔。仁宗慶歷二年進(jìn)士。歷江寧尉。皇祐元年調(diào)充《新唐書》編修官。長于史學(xué),博采傳記雜說數(shù)百家,又擅譜學(xué),創(chuàng)為世系諸表,于《新唐書》出力頗多。書成,進(jìn)直秘閣、同知禮院。仁宗求治道,陳時(shí)務(wù)五事,朝廷頗采其策。神宗熙寧初,出知潁州。卒年五十三。有《唐書直筆》。

辛炳

[宋代] 辛炳

福州侯官人,字如晦。哲宗元符三年進(jìn)士。累官監(jiān)察御史,以疏蔡京發(fā)運(yùn)之弊,責(zé)監(jiān)南劍州。高宗立,起直龍圖閣、知潭州,以懦怯罷。復(fù)召為侍御史,遷御史中丞,力言和議不可恃,宜講求守御攻戰(zhàn)之策。后以疾請外,除知漳州,未赴而卒。

郭忠謨

[宋代] 郭忠謨

郭忠謨,字公度,號梅塢(影印《詩淵》冊五頁三六二六)。今錄詩二首。

趙必橦

[宋代] 趙必橦

武克誠,一作鄔克誠(清光緒《撫州府志》卷五九),字信叔,樂安(今屬江西)人。孝宗乾道間有文名。寧宗慶元中以布衣詣闕上《易說》六卷。卒年九十馀。清同治《樂安縣志》卷八有傳。

林安道

[宋代] 林安道

林安道,字文父,閩縣(今福建福州)人。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進(jìn)士。官終文林郎。事見《淳熙三山志》卷二六。

張逢原

[宋代] 張逢原

張逢原,字淵甫,號泉月,海昌(今浙江海寧西南)人。九成曾孫、伯雨祖。宋末通判漳州。宋亡不仕,家有泉月精舍,與高克恭、仇遠(yuǎn)等人吟詠其中。事見《趙氏鐵網(wǎng)珊瑚》卷一三、《珊瑚木難》卷五劉基《句曲外史張伯雨墓志銘》。

劉元茂

[宋代] 劉元茂

劉元茂,號石澗(《山家清供》)。今錄詩二首。

楊幼輿

[宋代] 楊幼輿

楊幼輿,吉水(今屬江西)人。萬里幼子。寧宗慶元六年(一二○○)官慈利稅監(jiān)(《誠齋集》卷三九《送幼輿子之官慈利監(jiān)稅》)。嘉定十年(一二一七)權(quán)知融州(清乾隆《柳州府志》卷二○)。今錄詩二首。

趙澤祖

[宋代] 趙澤祖

趙澤祖(《縉云文徵》卷一作趙澤),字叔原,宋末縉云(今屬浙江)人。曾官浙西安撫司干官。事見趙章格輯《家傳詩鈔》(稿本)。今錄詩二首。

石建見

[宋代] 石建見

石建見,字遵道(影印《詩淵》冊三頁二○八一)。

張滉

[宋代] 張滉

張滉,字昭遠(yuǎn),綿竹(今屬四川)人??P?。高宗紹興元年(一一三一),為宣撫處置使司書寫機(jī)密文字(《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四七)。七年,賜進(jìn)士出身,除知鎮(zhèn)江府,為周秘所論,主管臺州崇道觀(同上書卷一一二、一一四)。歷知撫州、永州(同上書卷一三四、一四七)。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知楚州(《澹齋集》卷一五《星燈記》)。今錄詩二首。

趙必成

[宋代] 趙必成

趙必成(一二二二~?),字立道,上虞(今浙江上虞東南)人。理宗寶祐四年(一二五六)進(jìn)士,時(shí)年三十五。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為江陰軍教授(明嘉靖《江陰縣志》卷一二)。事見《寶祐四年登科錄》卷二。今錄詩二首。

方武子

[宋代] 方武子

方武子(一一五九~一二一七),字景絢,莆田(今屬福建)人。寧宗慶元五年(一一九九)進(jìn)士,授潮陽尉。歷循州教授、知博白縣、梧州判官。嘉定十年卒,年五十九。事見《后村大全集》卷一六○《方景絢判官墓志銘》。今錄詩二首。

洪德章

[宋代] 洪德章

(1239—1306)宋元間興化莆田人,字巖虎,號吾圃。宋末貢士。入元,曾為興化教諭,后隱居萬山中。有《軒渠集》。

趙必范

[宋代] 趙必范

趙必范,號古一,桐江(今浙江桐廬)人。月泉吟社第二十名,署名學(xué)古翁。事見《月泉吟社詩》。

魏二翁

[宋代] 魏二翁

魏二翁(?~一一一九),濮州雷澤(今山東菏澤)人。方士?;兆趪L召之,不能致。宣和初卒。事見《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五二。今錄詩二首。

羅之紀(jì)

[宋代] 羅之紀(jì)

筠州高安人,字國張,號筠心居士。寧宗嘉定中為孝感尉,攝云夢縣事。以上官不為禮,遂棄官歸,遇方士授丹經(jīng)修養(yǎng)法,葺一室以居,靜逸成趣。有《易傳》及文集。

戴飛

[宋代] 戴飛

戴飛,字子翚,號宓齋,黃巖(今屬浙江)人。理宗紹定三年(一二三○)為廬江尉。有《宓齋集》,已佚。事見清光緒《黃巖縣志》卷一四。

方元修

[宋代] 方元修

宋睦州桐廬人,字時(shí)敏。幼有詩名?;兆谡统醣O(jiān)察大觀庫,后通判浚州。作詩善磨練,為時(shí)人稱誦。

張灝

[宋代] 張灝

張灝,字子文(《全蜀藝文志》卷九),遂寧(今四川潼南西北)人。光宗紹熙四年(一一九三)進(jìn)士。寧宗慶元中知云安軍。事見清道光《夔州府志》卷二四。今錄詩二首。

趙載

[宋代] 趙載

趙載,字子厚,梓潼(今屬四川)人。光宗紹熙四年(一一九三)進(jìn)士(清嘉慶《四川通志》卷一二三)。為懷安軍教授。事見民國《金堂縣續(xù)志》卷九。

釋志南

[宋代] 釋志南

釋志南,朱熹曾為其詩卷作跋。事見《詩人玉屑》卷二○。

趙彥逾

[宋代] 趙彥逾

趙彥逾(1130-1207年)字德先,浙江四明人,南宋宗室大臣,北宋魏悼王趙廷美后代,崇簡國公趙叔寓曾孫。紹興三十年,登第。淳熙五年,知秀州。累遷太府少卿,四川總領(lǐng),工部尚書。聯(lián)合趙汝愚、韓侂胄和郭杲擁立寧宗登基。慶元黨禁時(shí),與趙汝愚反目,依附宰臣韓侂胄。晚年提舉萬壽觀兼侍讀,進(jìn)觀文殿學(xué)士。開禧三年卒,年七十八。

魏峴

[宋代] 魏峴

慶元鄞縣人。寧宗嘉定中,為朝奉郎、提舉福建路市舶。后坐事罷,居家好講求水利。理宗淳祐初,起知吉州軍事、兼管內(nèi)勸農(nóng)使。有《四明它山水利備覽》。

齊禪師

[宋代] 齊禪師

齊禪師,俗姓陳,福州長樂(今屬福建)人。年二十八從云蓋智禪師出家,后住吉州青原寺。為青原下十三世,石門元易禪師法嗣?!都翁┢諢翡洝肪砭?、《五燈會元》卷一四有傳。今錄詩二首。

釋法芝

[宋代] 釋法芝

釋法芝,字曇秀,俗姓錢。與蘇軾同時(shí)。事見《東坡題跋》卷三、賀鑄《慶湖遺老詩集》卷七。

鄭大惠

[宋代] 鄭大惠

鄭大惠,字子?xùn)|,號谷口,黃巖(今屬浙江)人。能詩文,與杜范友善。有《飯牛集》,已佚。事見《西山文集》卷三四《跋鄭大惠飯牛集》。明萬歷《黃巖縣志》卷六有傳。今錄詩二首。

尼法海

[宋代] 尼法海

尼法海,寶文呂嘉之姑,住平江府(今江蘇蘇州)西竺寺。為青原下十三世,本覺守一禪師法嗣?!都翁┢諢翡洝肪戆?、《五燈會元》卷一六有傳。

范坦

[宋代] 范坦

宋洛陽人,字伯履。范子奇子。工畫山水、花鳥。以父任歷開封府推官、左司員外郎。賜進(jìn)士第,權(quán)起居舍人。使遼復(fù)命,具語錄以獻(xiàn),徽宗善之,命后奉使者視為式,遷知開封府。徽宗政和中,累官戶部侍郎。張商英罷相,言者論坦多與之合,貶黃州團(tuán)練副使,安置韶州。后復(fù)徽猷閣待制。卒年六十二。

江公著

[宋代] 江公著

宋睦州建德人,字晦叔。英宗治平四年進(jìn)士。初任洛陽尉,作《久旱微雨詩》,為司馬光所稱薦,遂知名。累官提點(diǎn)湖南刑獄、京西轉(zhuǎn)運(yùn)使。

胡綰

[宋代] 胡綰

胡綰,孝宗淳熙間知華容縣(明隆慶《岳州府志》卷三)。通判真州(明隆慶《儀真縣志》卷五)。

陳孟陽

[宋代] 陳孟陽

陳孟陽,閤皂山道士(《閤皂山志》卷下)。

熊浚明

[宋代] 熊浚明

熊浚明,哲宗紹圣中知長溪縣(清乾隆《福寧府志》卷一五)。徽宗崇寧元年(一一○二)入黨籍,為邪上等(《宋會要輯稿》職官六八之三)。《宋詩紀(jì)事補(bǔ)遺》卷三五謂“南昌人,政和八年進(jìn)士”,核清乾隆《南昌府志》卷三七,實(shí)為熊俊民,與此非一人。

張淏

[宋代] 張淏

婺州武義人,原籍開封,字清源,號云谷。寧宗慶元中以蔭補(bǔ)官。累遷奉議郎,守太社令致仕。有《寶慶會稽續(xù)志》、《艮岳記》、《云谷雜記》等。

釋妙喜

[宋代] 釋妙喜

釋妙喜,擅長寫貌(《圖繪寶鑒》卷三)。嘗住海上洋嶼庵。高宗紹興八年(一一三八),住徑山。事見《羅湖野錄》卷二、三、四。今錄偈四首。

黃叔敖

[宋代] 黃叔敖

宋洪州分寧人,字嗣深。黃廉子。哲宗元祐六年進(jìn)士。累官廣東轉(zhuǎn)運(yùn)判官,兼提舉市舶。以疏言嶺表所產(chǎn)不足以奉玉食被免官,未幾復(fù)職,遷戶部尚書致仕。有文集、奏議、《春秋講義》等。

釋惟岳

[宋代] 釋惟岳

釋惟岳,《淳熙三山志》卷三三錄其詠福州東山功德禪院景物詩,當(dāng)為孝宗時(shí)人。今錄詩二首。

沈立

[宋代] 沈立

(1007—1078)和州歷陽人,字立之。仁宗天圣進(jìn)士。為益州簽判。嘉祐初,黃河決于商胡,以權(quán)三司鹽鐵判官前往行視,采摭黃河事跡、古今利病,著《河防通義》,為治河者所宗。遷淮南轉(zhuǎn)運(yùn)副使,又撰《茶法要覽》,請罷榷茶而行通商法。歷戶部判官、京西北路轉(zhuǎn)運(yùn)使、知滄州。神宗熙寧中,判都水監(jiān),出為江淮發(fā)運(yùn)使,勤于職事。徙知杭、宣等州,后提舉崇禧觀。喜藏書,以所藏書目及所集《名山記》、《都水記》上神宗。又有《鹽笑總類》、《香譜》、《錦譜》及文集等。

宋道

[宋代] 宋道

洛陽人,字公達(dá)。登進(jìn)士第。為郎官。善畫山水。

唐績

[宋代] 唐績

永州零陵人,字公懋。哲宗元符三年進(jìn)士。為衡山令,通判鼎州,遷福州運(yùn)判。居官蒞事有方,接人以義,有聲稱。

句士良

[宋代] 句士良

句士良,成都新繁(今四川郫縣東北)人。仁宗慶歷六年(一○四六)進(jìn)士(清同治《新繁縣志》卷九)。嘉祐間,以秘書丞知中江縣(同上書卷一○)。神宗元豐間,知簡州(《輿地紀(jì)勝》卷一四五《成都府路·簡州》),官至朝散大夫(費(fèi)著《氏族譜》)。今錄詩二首。

王闢

[宋代] 王闢

王辟疆,字弱翁。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以著作佐郎簽書虢州軍事判官。神宗熙寧九年(一○七六)為太常博士(清嘉慶《零陵縣志》卷一四)。事見《宋詩紀(jì)事補(bǔ)遺》卷一五引華山?jīng)鲕庮}名石刻。今錄詩三首。

張桂

[宋代] 張桂

唐西川人。工畫雜跡。

劉潛

[宋代] 劉潛

劉潛,字仲方,曹州定陶人。少卓逸有大志,好為古文,以進(jìn)士起家,為淄州軍事推官。嘗知蓬萊縣,代還,過鄆州,方與曼卿飲,聞母暴疾,亟歸。母死,潛一慟遂絕,其妻復(fù)撫潛大號而死。時(shí)人傷之,曰:“子死于孝,妻死于義。”同時(shí)以文學(xué)稱京東者,齊州歷城有李冠,舉進(jìn)士不第,得同《三禮》出身,調(diào)乾寧主簿,卒。有《東皋集》二十卷?!短扑沃T賢絕妙詞選》錄有《六州歌頭》一首。

張漢彥

[宋代] 張漢彥

張漢彥,字墨卿,臨川(今屬江西)人?;兆谛腿辏ㄒ灰欢唬┥仙岢錾?。高宗紹興六年(一一三六)知南豐縣(清乾隆《建昌府志》卷二五),十一年除秘書郎,十三年為戶部員外郎。事見《南宋館閣錄》卷七。今錄詩二首。

胡鑒

[宋代] 胡鑒

胡鑒,寧宗開禧元年(一二○五)知涇縣(清嘉慶《涇縣志》卷一三)。今錄詩二首。

沈煥

[宋代] 沈煥

(1139—1191)慶元府定海人,字叔晦。沈銖子。孝宗乾道五年進(jìn)士。歷馀姚尉、揚(yáng)州教授。召為太學(xué)錄事,早晚延見學(xué)者,孜孜誨誘,同僚忌其立異。調(diào)高郵軍教授,充干辦浙東安撫司公事,振恤上虞、余姚,無復(fù)流殍。改知婺源,通判舒州。閑居雖病,猶不廢書,常以母老為念、善類凋零為憂。卒謚端憲。有《定川集》。

周月船

[宋代] 周月船

周月船,與王同祖有交(《兩宋名賢小集》卷三○四《學(xué)詩初稿·與月船周君話別》)。

蔡杭

[宋代] 蔡杭

蔡杭(1193—1259)南宋大臣、理學(xué)家。字仲節(jié),號久軒,蔡沈次子,蔡元定孫。生于紹熙四年(1193),南宋理宗紹定二年(1229)進(jìn)士,授浙江麗水縣主簿。淳祐十二年(1252),臨安府知府余晦、劉三述、丁大權(quán)等凌辱武學(xué),引起學(xué)潮,蔡杭上疏乞罷余晦。寶祐三年(1255)六月,升吏部尚書。次年四月,升樞密副使、參知政事。開慶元年(1259)六月卒。贈少保,謚“文肅”。著有《久軒集》。

潘桂

[宋代] 潘桂

潘桂,字仲性,金華(今屬浙江)人。善隸書,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曾應(yīng)鄭剛中子雙巖之請,書其父風(fēng)字陶硯題字于卷首(《北山文集》卷末杜桓跋)。事見清道光《婺志粹》卷四。今錄詩三首。

釋妙堪

[宋代] 釋妙堪

釋妙堪(一一七七~一二四八),號笑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俗姓毛。得法于天童無用禪師。歷住妙勝、金文、光笑、報(bào)恩、雪峰、靈隱、凈慈諸名剎。理宗淳祐八年卒,年七十二。事見《釋氏稽古略》卷四、《佛祖綱目》卷九。今錄偈二首。

潮州書生

[宋代] 潮州書生

潮州書生,名不詳。元兵陷泉州后,有詩投蒲壽宬。事見《八閩通志》卷八六。今錄詩二首。

趙遹

[宋代] 趙遹

趙遹,開封(今屬河南)人。徽宗大觀初,以發(fā)運(yùn)司勾當(dāng)公事為梓州路轉(zhuǎn)運(yùn)判官,遷轉(zhuǎn)運(yùn)副使,尋為正使。政和五年(一一一五),為熙河蘭泊經(jīng)略安撫使,入對,賜上舍出身,拜兵部尚書。與童貫不合,六年,出知成德軍,以疾提舉嵩山崇福宮。起知中山、順昌府。金人舉兵,召赴京師,尋卒。《宋史》卷三四八有傳。

王休

[宋代] 王休

宋慶元慈溪人,字叔賓,一字蓀渚。寧宗慶元二年進(jìn)士。為湖州教授,改徽州,累判樞密院事。在朝無所附麗。嘉定末,與柄臣不合,遂謝仕歸。以文學(xué)著稱一時(shí),晚益進(jìn),金石文多出其手。

王素行

[宋代] 王素行

王素行,與顧逢有交。今錄詩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