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抃的詩詞(480首)

趙抃

趙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閱道,號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qū)信安街道沙灣村)人。北宋名臣。元豐七年(1084年),趙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贈太子少師,謚號“清獻”。趙抃在朝彈劾不避權勢,時稱“鐵面御史”。平時以一琴一鶴自隨,為政簡易,長厚清修,日所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趙清獻公集》。

主要成就

為政

由于面顏黑,人稱“鐵面御史”。與當時的包拯齊名,其實戲曲中的包拯形象正是趙忭。英宗治平初任成都府知府,匹馬入蜀,以一琴一鶴相隨,在職時,一清如水。他看到人民安居樂業(yè),就高興地彈琴取樂。他養(yǎng)了一只鶴,時常用鶴毛的潔白勉勵自己不貪污;用鶴頭上的紅色勉勵自己赤心為國。其后人以此作為堂號名為琴鶴堂,以示紀念。此堂號趙姓后人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南等省。

文學

趙抃擅豪翰,筆跡勁麗。著有《趙清獻公集》。

書法

趙抃工詩善書,和他同時代的蘇轍就曾稱頌他:“詩清新律切,筆跡勁麗,蕭然如其為人?!彼淖髌分吨轮w下尺牘》用筆端正嚴謹,點畫潤澤,取法北宋初期書壇所流行的顏體,偏向“麗”的書風。另一作品《致知郡公明大夫尺牘》卻結字則較寬散,用筆也樸質得多。細韌的筆畫加上傾側的字態(tài),顯得清勁而古雅,可說是偏向“勁”的書風。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趙抃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年少時成為孤兒,且生活貧苦,由長兄趙振撫養(yǎng)。趙抃潛心致志、努力學習,景祐元年(1034年),趙抃中乙科進士。

進士及第后,趙抃任武安軍節(jié)度推官。當時有人在大赦前偽造公章,在大赦后使用,執(zhí)法人員認為他該死,趙抃說:“大赦前沒有使用,大赦后沒有制造,不該死?!苯K使罪犯免于一死。

其后歷任崇安、海陵、江原三縣知縣,并任泗州通判。濠州知州不按規(guī)定給士卒發(fā)放衣食等物,兵士揚言要兵變。知州害怕,太陽還未下山就緊閉城門不辦公。轉運使函令趙抃代他處理此事。趙抃到濠州后,像平時一樣從容辦公,成功安定濠州。

聲震京師

翰林學士曾公亮不認識趙抃,卻舉薦他為殿中侍御史。趙抃在任上彈劾不避權貴佞幸,美譽雀起,京師稱之為“鐵面御史”。他極力要求朝廷區(qū)分君子、小人,認為:“小人雖然過失小,也應努力清除;君子不幸犯了過失,卻應保全愛惜,以成就其德行?!?/p>

皇祐六年(1054年),宋仁宗張貴妃(追謚溫成皇后)病逝,劉沆以參知政事職監(jiān)辦喪事,等到他為相后,仍兼監(jiān)護喪事。趙抃認為這種一身多任有礙政體,又說宰相陳執(zhí)中不學無術,錯失又多;宣徽使王拱辰與手下人都頗有不法行為;樞密使王德用、翰林學士李淑不稱職,遭彈劾眾人都被罷免。

吳充、鞠真卿、刁約因制裁禮儀院吏佐,馬遵、呂景初、吳中復因為議論宰相梁適,相繼被貶外出。趙抃為他們辯護,使得他們都被召回。呂溱、蔡襄、吳奎、韓絳出任地方官后,歐陽修、賈黯又請求出任郡官。趙抃向仁宗說:“最近品行端正之士紛紛出走,皇上身邊的賢才如歐陽修這樣的已沒有幾個。現在想到地方上去的人,都是因為他們?yōu)槿苏?,不事權貴。真令眾臣傷心啊?!比首谟谑橇粲脷W陽修、賈黯。

出使蜀州

趙抃后請求調任睦州知州,又改任梓州路轉運使,又改任益州轉運使。蜀地地遠民窮,官吏肆無忌憚地胡作非為,州郡公然互相行賄。趙抃以身作則,蜀地風氣為之一變。窮城小鎮(zhèn),百姓有的一生沒見過朝廷命官,而趙抃的足跡無所不至,父老鄉(xiāng)親大感欣慰,奸猾的官吏不得不悚懼服從。

上言政事

后獲召入京,任右司諫。內侍鄧保信勾引退兵董吉在宮中煉丹,趙抃將其比之為于西漢的文成、五利,唐代的鄭注等妖道,極力指斥其過失。

陳升之任樞密副使,趙抃與諫官唐介、呂誨、范師道共同揭露陳升之奸邪,認為他勾結宦官,不是通過正常渠道升遷。上書二十多次,陳升之因而被罷免,趙抃同彈劾者也一道被撤職,外出任虔州知州。虔州一向難治,趙抃為政嚴厲而不苛刻,將政令下達給各縣令,層層監(jiān)督,人自為治。各縣令都愿意盡其力,監(jiān)獄為之一空。嶺外官員去世后,多半無法歸葬,趙抃造船百只,告誡各郡說:“官宦人家有無法回家的,我都幫助。”于是來求助的人接踵而至,趙抃都給他們船只、盤纏。

后來,趙抃回京任侍御史知雜事,又改任度支副使,升任天章閣待制、河北都轉運使。當時前任宰相賈昌朝出判大名府,趙抃要檢察府庫,賈昌朝派人來勸告說:“以前的監(jiān)司是從不檢察我的庫藏的。沒有先例怎么辦?”趙抃說:“魏郡不查,其他郡就不會服氣?!北銏猿謾z查,賈昌朝非常不高興。當時,官吏因不能按期招募夠義勇鄉(xiāng)兵而受罰的已達八百余人,趙抃奉詔督責此事,回報仁宗說:“河朔地區(qū)由于連年豐收,所以鄉(xiāng)民應募的少,請從寬處理那些官吏,等農閑時再說?!比首谠蕼?。受罰者被平反,義勇也招募足夠。賈昌朝才羞愧地對趙抃心悅誠服。

中和之政

趙抃又任龍圖閣學士、成都府知府,為政以寬。他從前出使蜀州時,對聚眾搞迷信活動的治以嚴刑峻法。這次重來,又有人犯同樣的罪,都認為在劫難逃。趙抃看罪犯沒有其他劣行,就說“:這僅僅是騙酒食的小過失?!敝惶幜P首惡,將其他人釋放,蜀人大為高興。正值榮諲任轉運使,英宗對榮諲說:“趙抃治理成都,行的是中和之政?!?/p>

力反變法

宋神宗即位后,召趙抃知諫院。按照舊例,近臣從成都回來就會擔負重任,必然去省府任職,不當諫官。眾臣大惑不解,神宗說:“朕是想發(fā)揮他仗義直言的優(yōu)點,將采納他的主張,不是小看他?!壁w抃謝恩時,神宗說:“聽說你匹馬入蜀,以一琴一鶴自隨,政策寬松平和,也能任諫官嗎?”不久,升任參知政事。趙抃感念神宗知遇之恩,朝政有不妥之處,他總是密啟上奏,神宗也常親筆回書予以褒獎。

王安石主政后,趙抃屢屢反對他的變法主張。韓琦也上書反映青苗法對民間的危害。神宗同宰執(zhí)商量后,停止青苗法。王安石正在家休假,想辭官。趙抃說:“新法都是王安石創(chuàng)立,不如等他假滿歸來再說。”王安石回來后,推行新法更堅決。趙抃非?;诤迬退?,向神宗說:“制置條例司設使者四十余人,擾亂天下。王安石善于詭辯,剛愎自用,詆毀天下公論為庸俗,違背眾議,欺瞞民眾,文過飾非。近來諫官們多因說話無人聽而辭職,司馬光受聘樞密,不肯赴任。而且事有輕重,體有大小,一時的財富利潤是輕,人心的得失才是重;青苗使者的去取榮辱是小,左右大臣的取舍為大?,F在因小失大,去重取輕,臣擔心這不是國家的福氣??!”

奏章上呈神宗后,趙抃懇請辭官,被任命為資政殿學士、杭州知州,又改任青州知州。當時京東旱災、蝗災,青州麥多,蝗蟲飛到青州邊境,遇狂風阻遏,都落水被淹死。

再守成都

成都因為戍卒困擾,趙抃以資政殿大學士之職再任成都知府。神宗召見時慰勞說:“還沒有過從朝廷下到成都去的先例,你能為了朕破一次例嗎?”趙抃回答說:“陛下的話就是法律,何必管例不例呢?”因而請求神宗允許他相機行事。

趙抃到成都后,政令相較上次更寬簡。有個卒長站在堂下,趙抃喊他說:“我同你年歲相當,我單身匹馬入蜀,為天子鎮(zhèn)撫一方。你也應清廉謹慎威嚴地統(tǒng)率士卒,等戍期滿,分得些余財回家,替妻兒考慮,豈不好?”人們欣喜地奔走相告,不敢再為惡,蜀郡一片升平景象。劍州有人偽造和尚的度牒,被告企圖謀反,趙抃不將案件交給司法人員,而由自己判斷,皆從輕處理。誹謗者誣告趙抃縱容叛黨,朝廷取來審案記錄一看,認為趙抃的判決都符合法律。茂州少數民族在邊境搶掠后,害怕官府討伐,請求投降,就綁了一個奴隸,想殺死后取血為盟。趙抃讓他們改用牲口,放了奴隸,大家都欣然聽令。

遍游名山

趙抃其后請求辭職回鄉(xiāng),改任越州知州。吳越地區(qū)鬧饑荒,人口死亡過半。趙抃奮力救荒,治病救人,掩埋死者,使生者得以保全。讓老百姓修城,以使他們得到糊口錢。又調任杭州知州,以太子少保之職致仕,其子趙屼被授為提舉兩浙常平倉,以便就近照顧趙抃的晚年。趙屼帶趙抃遍游江南名山大川,吳人都感到自豪。

元豐七年(1084年),趙抃逝世,享年七十七歲。神宗聞訊后,為其輟朝一日,追贈太子少師,謚號“清獻”。十二月,趙抃葬于西安蓮花山。

人物評價

趙抃忠厚淳樸,善良溫和,喜怒不形于色。平生不治家產,不養(yǎng)歌伎,幫兄弟之女十余人、其他孤女二十余人辦嫁妝,其他撫恤孤寡貧寒之事,不可勝數。白天所做之事,晚上必然服飾莊重地燒香,告訴上天,凡是不能對天說的事就不做。從政時,因地制宜,不同情況不同政策,在虔州和成都的政績,尤其為世人稱道。神宗以后每次訓導這二郡的繼任,都要把趙抃作為楷模??傊?,以增加人民財富為根本。晚年修行煉道,頗有心得,臨死與其子趙屼訣別時,說話仍有條有理,安然去世。宰相韓琦曾稱趙抃說:“趙抃真是世人表率,我也趕不上?!?/p>

趙抃的詩詞列表

  • 宋代:趙抃

    少時來訪武夷峰,學業(yè)優(yōu)殊志氣雄。今我老歸公始仕,神仙宮在水晶宮。

  • 宋代:趙抃

    靈根得地占雕欄,禁苑春深奈曉寒。煙葉綠舒成翠幄,露葩紅聳似朱冠。

  • 宋代:趙抃

    踰年青社得徘徊,一日皇華下詔催。蜀道五千馳驛去,秦關百二拂云開。

    不同參政初時入,也似尚書兩度來。到日先生應笑我,白頭猶自走塵埃。

  • 宋代:趙抃

    高懷宜與正聲通,妙絕孫枝三尺桐。開匣為公鳴一弄,薰風中有故人風。

  • 宋代:趙抃

    留詩為別重依依,春浪桃花曉弄暉??聨X崢嶸何處所,蘭橈安穩(wěn)送將歸。

    與君志有云泉約,顧我身無羽翼飛。浮石仙今遺跡在,吾廬江畔憶漁磯。

  • 宋代:趙抃

    吾家于衢守于睦,治馀何以樂且閒。仙棋一局釣一壑,爛柯山下嚴陵灘。

  • 宋代:趙抃

    一帶寒波雪浪流,謝郎終日在孤舟。沙鷗數只和煙落,笑倚蘭橈獨點頭。

  • 宋代:趙抃

    器潔泉香忻得醉,慇勤分與洞中人。知君一飲無窮樂,和氣三田長似春。

  • 宋代:趙抃

    制動必原靜,治人先正心。風乎晝壇上,退食鳴瑤琴。

  • 宋代:趙抃

    兩闋新詩出慎江,親攜迎我重嗟降。深藏篋笥生光彩,價抵千金璧一雙。

  • 宋代:趙抃

    蓬閣下臨千嶂起,戟扉前對五云開。誇詩舊屬元之宅,葉氣今同老氏臺。

    月滿夜疑仙子降,風恬春喜故人來。近緣冗劇懷清曠,夢里東游到幾回。

  • 宋代:趙抃

    輕波拍岸琉璃碧,落日銜山玳瑁紅。一曲漁歌人不會,蘆花飛起渡頭空。

  • 宋代:趙抃

    奔流出萬山,亂石銷孱顏。彼躍龍門者,何嘗懼此關。

  • 宋代:趙抃

    羨公鈴閤絕纖塵,顧我何嘗德被人。訟牘自憐無日暇,詩筒翻喜入秋新。

    白頭未許還官政,紫詔頻煩慰老臣。一去蓬萊已踰歲,夢魂長到十洲春。

  • 宋代:趙抃

    關山晴曉過綿州,兩蜀人思惠愛稠。去路旌麾朝日下,駕空橋棧接云頭。

    初觀妙句離懷釋,似酌清泉渴恙瘳。孤緒搖搖更東望,西樓千尺止三休。

  • 宋代:趙抃

    東望迢迢百尺臺,清風徒念故人來。幸空訟缿澄心坐,喜得詩筒盥手開。

    不覺登高佳節(jié)到,未期行旆幾時回。堯山雖與民同樂,阻共車公把酒杯。

  • 宋代:趙抃

    到爛哥山即武夷,并舟于此袂將離。公來一意蘇疲俗,借問閩州知不知。

  • 宋代:趙抃

    越山吳水似圖屏,妙筆無緣畫得成。閒上東南亭上望,直疑身世似蓬瀛。

  • 宋代:趙抃

    我守全吳公越東,憲臺千里寄清風。何時共作同年會,爛飲狂歌三醉翁。

  • 宋代:趙抃

    三擁朱輪志少酬,忠懷曾不為身謀。桐江郡政居優(yōu)課,柯嶺鄉(xiāng)評占上游。

    里彥昔陪公共薦,帝俞今幸我先休。分攜莫憚炎威盛,到日清風一變秋。

趙抃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