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文鳳的詩詞(161首)
福州三山人,字百正,號應山。宋末太學生,亦嘗為官。宋亡入元,變姓名為羅公福,常與諸遺老結社吟詩。其詩清切流麗,入選月泉吟社為第一名。有《百正集》。
連文鳳的詩詞列表
-
宋代:連文鳳
白發(fā)蒼顏半醉醒,衣冠洛杜舊耆英。
誰能似此存高節(jié),天欲留公相太平。
間裹看山心共遠,老來讀易眼增明。
年年四月初三夜,簾外一痕新月生。
-
宋代:連文鳳
人物推先輩,江湖姓字香。
今年方八十,此老不尋常。
道義襟期重,詩書氣味長。
顧余蒲柳質,那得似彭郎。
-
宋代:連文鳳
讀罷殘書聽雁聲,西風一榻一青燈。
老來清思渾如許,自笑前生莫是僧。
-
宋代:連文鳳
突兀雙峰曉色分,瘦筇支足上昆侖。
雷聲俯聽嬰兒語,石勢平看駿馬奔。
故國山川千古在,前朝人物幾家存。
登臨不用多怊悵,只好清吟伴野猨。
-
宋代:連文鳳
群居崖谷間,不食人間食。
春風百花場,來往無虛日。
采花釀為糧,倉廩自充實。
歘罹割裂殃,操戈窮入室。
何異誤國人,腹劍而口蜜。
-
宋代:連文鳳
未是扶搖得意時,籠中日月且相依。
一身天地宜間過,四面風塵莫遠飛。
老樹無枝空悵望,春山何處不知歸。
馮君愛取新毛羽,休向花前怨落暉。
-
宋代:連文鳳
忍將死別季倫家,百丈樓前日色斜。
一片香魂隨笛散,卻疑吹落玉梅花。
-
宋代:連文鳳
默默守吾玄,此心誰共言。
青天開有眼,白目走無根。
歲月貂裘敝,生涯鐵硯存。
古人如可作,買酒為招魂。
-
宋代:連文鳳
平生只布衲,渾似晚秋蓮。
當日住何寺,隨身著幾年。
懶將黃葉補,間共白云眠。
結屋吳山下,修行了宿緣。
-
宋代:連文鳳
來到深山處士家,山前山后響繰車。
老夫不曉人間事,行遍西園看橘花。
-
宋代:連文鳳
草木一何情,榮悴皆有時。
颯颯涼風至,一夕失華滋。
壯士撫蕭長,慷慨令心悲。
流光日以邁,西風生別離。
渺渺愁予懷,此懷誰能知。
-
宋代:連文鳳
西風一夕送殘蟬,老景情懷更惘然。
蘆荻病中秋瑟瑟,家山夢裹路綿綿。
空城點滴寒沙雨,故國凄迷斷礎煙。
待得鶴歸華表上,可堪人世又千年。
-
宋代:連文鳳
秋雨何紛紛,百草凍欲爛。
瞳曨不見日,黤猶未旦。
煙云雜澒洞,霄壤雨漫漶。
阡陌何由分,涇渭不復判。
怒觸老木摧,響急猛獸散。
平陸魚鱉飛,行客鳥鼠竄。
田禾藜莠興,斗米衾裯換。
書生破茅屋,展轉長夜半。
此時蒼生憂,誰知幾百萬。
-
宋代:連文鳳
燒盡長安上蘭花,何時重見此繁華。
獨鄰幾處堂前燕,失卻新巢過別家。
-
宋代:連文鳳
吁嗟天地何夢中,魈{魎外換其}日夜噓寒風。
萬物元氣銷鑠盡,文章千古無時窮。
先生驅文挾風雨,筆勢不傍心自語。
頖池水暖芹正香,物換星移時不魯。
昔魯東門已無人,況今門外車馬塵。
飛塵著天黑如漆,靈光一點爭嶙峋。
新進少年競浮靡,妝點春妍學桃李。
貞元朝士已無多,不識伯淳堪愧死。
江空歲晚雪滿天,錢塘風景經(jīng)幾年。
片言只字落人世,至今識者猶能傳。
愧乏新詩送盤谷,恨別情多歌不足。
語言憔悴更可鄰,故都寫作斷腸曲。
潸然老淚愁天津,銅駝巷陌荊棘深。
吳云江樹黯無色,千里共此凄涼心。
昌黎博士頭已白,籍湜當年門下客。
俱是乾坤無用人,一見新詩重相憶。
噫嘻齊前煙雨凄,橫江老鶴今來歸。
我欲附之翎翅短,此情寄與東風飛。
-
宋代:連文鳳
憶昔論文向酒邊,忽來二十二三年。
別離老淚深春水,今古閑愁積暮煙。
吟作南音懷越士,望窮東浦隔秦天。
夢魂不識曹娥渡,一紙相思寄客船。
-
宋代:連文鳳
嗟哉寄生樹,微根不自立。
矗矗棲林壑,森森動原隰。
本非梁棟材,唯有禽鳥集。
縱逃千斧侵,寧逸寒暑襲。
一朝失所托,早暮不相及。
人生同此寄,百年一呼吸。
濕沫偷呴濡,疏漏強綴葺。
未能與物化,安悟此機入。
吾每歡吾生,憂思繼以泣。
托根非其所,舉世論以羽。
老枝年歲晚,病葉風雨爭。
神山眇何許,青草不可拾。
-
宋代:連文鳳
曾賦隱居圖,知君已定居。
移家重入市,引鶴自挑書。
煙雨生新夢,云山護舊廬。
但令風浪靜,何處不堪漁。
-
宋代:連文鳳
少年銳氣盡消磨,歲月相隨醉夢過。
今古悠悠交道變,江山渺渺俗人多。
絕弦應為無知者,鼓瑟其如不好何。
從此詩筒頻寄取,鶯花時節(jié)莫蹉跎。
-
宋代:連文鳳
一笑簫韶曲未終,清風杖錫欲何從。
不隨輕絮飄流水,且作間云過別峰。
昭慶寺前鴉繞樹,余杭山下鶴歸松。
人來今雨聞消息,見說維摩帶病容。
連文鳳詩詞名句
詩詞推薦
- 漢水宋代:蘇軾
- 浪淘沙·簾外五更風宋代:李清照
- 麥斜行明代:鄭善夫
- 宿池江 其二明代:邵寶
- 送從弟皮崇歸復州唐代:皮日休
- 游六王山明代:陳圭
- 喜沈融谷茂才重入丹霞明代:釋今帾
- 贈蕭良有良譽赴春官明代:梁紹震
- 望蓬萊金朝:劉志淵
- 上巳日阻雨和王沖之韻宋代:王之道
- 羊荊華敞小軒面叢竹予以細香名之蓋用杜子美風吹細細香之句因賦此詩宋代:李光
- 岑溪悲叔白七首 其四 易使橋清代:李憲噩
- 送趙玉甫赴穿山監(jiān)場宋代:劉宰
- 厓山吊古明代:梁逢登
- 長春樓為休寧楊處士賦明代:潘希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