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永頤的詩詞(115首)
釋永頤,字山老,號云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居唐棲寺。與江湖詩人周晉仙、周伯弜父子等多有唱和。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上天竺佛光法師抗拒權貴侵占寺產(chǎn),憤而渡江東歸時,頤曾遺書慰問。有《云泉詩集》一卷傳世。事見本集末附《上天竺志》永頤小傳。 永頤詩,以讀畫齋刊《南宋群賢小集》本為底本,校以汲古閣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簡稱汲古閣本)等。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釋永頤的詩詞列表
-
宋代:釋永頤
伯符兄弟最英雄,千載青山繞故宮。宋祖只知曹馬事,齊高還與獍梟同。
暮簫尚帶蘭陵怨,春水多愁舊壘空。登覽未應迷宿昔,夜猿啼在晉時楓。
-
宋代:釋永頤
白公竹閣云生晚,城市人歸夜雪平。燈在北高峰頂上,塔如千尺玉長檠。
-
宋代:釋永頤
中興天子議攻車,嘆息諸公屈壯圖。行殿不開塵鎖合,至今風雨暗金鋪。
-
宋代:釋永頤
玉鉤簾外前朝柳,斗鴨闌邊小艷葩。莫道君王不曾問,好收銀鑰護宮花。
-
宋代:釋永頤
青松古院一株梅,寒殿無人花自開。日暮老僧清梵罷,夜深偷照月華來。
-
宋代:釋永頤
不剪亦不斲,山楹在塵表。石泉聲淙淙,秀谷自圍繞。
是中玄覽人,未見今日了。君固自無心,世亦不易曉。
夢奠何可攀,頹然泰山小。當時巖壑人,百世何矯矯。
清吟振霞纓,日翳群陰悄。
-
宋代:釋永頤
偉哉吳人周伯弜,國風雅頌今再昌。鈞天洞庭不敢張,楚羋暗泣嗟窮湘。
慶祚三百多禎祥,嗚呼四十樂府章。春宵剪燭飛蘭香,浩歌激烈聲洋洋。
貞魂義血流精光,奸鬼妒魄誅幽荒。土木閃怪踏雪僵,茫茫萬竅塞鼓簧。
再洗律呂調宮商,金玉振耀齊鏗鏘。一清一濁均陰陽,風霆變化始有常。
詠歌唐虞及商湯,矇瞽獻納皆贊襄?;突吞熳映魈茫辣唤鹗療o哀傷。
-
宋代:釋永頤
吾道貴日損,紀綱付有力。誓舍耕鑿資,生以給信食。
歲晏民物耗,霜枯鷹隼擊。寂士無豐姿,空田罄塵積。
小臧別我去,晚瓢先掛壁。饑寒并一身,舍下無遺跡。
窮達不異趣,死生共短息。碩友諒難舍,他山終易適。
-
宋代:釋永頤
石磊磊,猿啾啾,
越王霸業(yè)秋山頭。英雄喪盡知何數(shù),
可怪猶存浣紗處。當時月照清溪頭,
美人如水逐東流。于今片石終難改,
千載猶含澤國羞。
-
宋代:釋永頤
老來好古尚關心,寺里荒題幾度尋。
山鵲報晴窺畫閣,水雞嫌雨上高林,
麥殘余冷收春候,楝落輕風滯晚陰。
無限幽懷難肯寫,一憑闌罷一間吟。
-
宋代:釋永頤
王君僧服而胡須,贈我手寫千隸書。
秦漢古法淪俗笑,鐘王秘刻藏綺疏。
君游市俗誰問此,我好奇古貧無余。
間來古寺看畫壁,醉去野店烹寒魚。
擊竹有時談九命,無錢踏雪走千墟。
問君幾晚君何如,家有老婢歸田廬。
-
宋代:釋永頤
芳草萋迷征騎歸,且依張負入書帷。
家園懶記間花草,蔬豆重甘舊藿葵。
崔顥能吟有陳跡,禰衡作賦想當時。
才能往往為身累,好讀淵明飲酒詩。
-
宋代:釋永頤
王謝清游帶越僧,共攜山老坐吳亭。
身間不記為官日,落落吟詩讀道徑。
-
宋代:釋永頤
水涼宜照影,與客上湖船。白浪翻紅楫,青山映碧蓮。
鳥飛荷葉下,人散柳條邊。煙蓋歸來晚,燈前鶴未眠。
-
宋代:釋永頤
吳城水冷秋風高,迎霜楓葉飄城壕。
吳儂射利如射虜,
高帆大艑橫江濤。黃錯不顧風水惡,
稿兒怒擊何輕豪。苧瀆人慣迎接,
憧憧來往無停艘。水上懸燈招夜泊,
沙頭認客相呼號。人生富貴多不足,
亦有稗販當勤勞。萬斛高裝謀取重利,
斗升未給浮輕舠。吾生最愛魯仲連,
封侯不受海上逃。輕世肆志甘貧賤,
誰能富貴詘辱遭。夜歌新詩喜達旦,
起看征雁飛云皋。
-
宋代:釋永頤
風定片初微,移時鵲噪稀。曲塘添柳重,彤閣映花飛。
鶴怪云黏石,僧疑月照扉。閉門高臥者,終歲復何依。
-
宋代:釋永頤
澗谷饒春雨,烹茶近石池。竹雞鳴野塹,山雉出荒籬。
草長藏初筍,花空只舊枝。旅懷吟不盡,刻竹記幽期。
-
宋代:釋永頤
亂書塵席散清輝,竹院香凝宿火微。客去蘚階黏凍屐,鳥迷庭樹入寒扉。
重陰覆野春耕闊,列炬明山夜獵歸。燈下老翁吟復聽,斷崖冰折碎聲稀。
-
宋代:釋永頤
遙憶荒階蘚生好,木蘭露重滴歸情。
秋山松桂畢森爽,夜館星河幾晦明。
溪色乍涼雙鷺下,雨聲纏絕一蟬鳴。
經(jīng)房舊掩青楓老,此夜無人月影清。
-
宋代:釋永頤
昨夜溪上歸,云下扣松扉。
老褐啟重鑰,瘦龐循我衣。
院靜雨聲大,氣寒燈量微。
叨叨聽林鳥,春歇訴無依。
釋永頤詩詞名句
詩詞推薦
- 游六王山明代:陳圭
- 上巳日阻雨和王沖之韻宋代:王之道
- 送趙玉甫赴穿山監(jiān)場宋代:劉宰
- 厓山吊古明代:梁逢登
- 望蓬萊金朝:劉志淵
- 喜沈融谷茂才重入丹霞明代:釋今帾
- 長春樓為休寧楊處士賦明代:潘希曾
- 浪淘沙·簾外五更風宋代:李清照
- 岑溪悲叔白七首 其四 易使橋清代:李憲噩
- 漢水宋代:蘇軾
- 宿池江 其二明代:邵寶
- 贈蕭良有良譽赴春官明代:梁紹震
- 麥斜行明代:鄭善夫
- 送從弟皮崇歸復州唐代:皮日休
- 羊荊華敞小軒面叢竹予以細香名之蓋用杜子美風吹細細香之句因賦此詩宋代: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