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懷英的詩詞(71首)
黨懷英(1134-1211年)字世杰,號竹溪,馮翊人(今陜西大荔)。北宋太尉黨進十一代孫,金朝文學家,書法家,史學家。金朝大定十年,中進士,官至翰林學士承旨,世稱“黨承旨”。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改任泰寧軍節(jié)度使,為政崇尚寬簡,深得人心。次年再次召為翰林學士承旨。泰和元年,受詔編修《遼史》,大安三年逝世,逝世后埋葬于奉符城黨家林,謚號文獻。擅長文章,工畫篆籀,稱當時第一,金朝文壇領袖,著有《竹溪集》十卷。
人物生平
黨懷英,祖籍同州馮翊(今陜西大荔),黨懷英為宋初名將黨進的十一代孫,其父黨純睦為北宋泰安軍錄事參軍,后死于任上,其母以貧不歸,因家奉符(山東泰安)。
黨懷英少年時與大詞人辛棄疾共同師事毫州劉瞻(字巖老),一時并稱“辛黨”。金人南下,山東淪陷,辛棄疾率眾起義,歸宋抗金,而黨懷英則留而事金,從此分道揚鑣。在金“應舉不得志,遂脫略世務,放浪山水間,簟瓢屢空,晏如也”。大定十年(1170)中進士,調任莒州軍事判官,后累遷汝陰縣尹、國史院編修官、應奉翰林文字、翰林侍制,兼同修國史。大定二十九年(1189),與郝俁參與《遼史》刊修。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升直學士,擔任國子祭酒。時增修曲阜宣圣廟,奉圣命撰碑文。后遷侍講學士、翰林學士等職,深受歷任君主賞識,為當時金朝文壇領袖。
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欲告老,未準,改任泰寧軍節(jié)度使,他為政崇尚寬簡,深得人心。次年再次召為翰林學士承旨。泰和元年(1201)受詔編修遼史,泰和四年(1204)8月,金朝廷命其寫了“泰和重寶”,鑄于錢幣上,其字筆圓潤老到,線條流動,柔中寓剛,灑脫透逸,后人以“金泰和”而美稱之,是錢幣遺產中的珍品。衛(wèi)紹王大安三年(1211)逝世,逝世后埋葬于山東泰安奉符城(今山東省泰安市高新區(qū)西旺村)黨家林,建有黨懷英墓地,文革被破壞,現僅存石人、石馬、石羊等埋于村東,主墓已不知方位。
黨懷英的詩詞列表
-
宋代:黨懷英
君從郁蔥幾時來,郁蔥山色空崔嵬。白云巳自動歸意,蟏蛸蛜蝛況可懷。
薰風濁酒非莓苔,那知空齋響蚊雷。酒酣臨風解相憶,喚取玉笛傳清哀。
-
宋代:黨懷英
苡珠散遺胄,我姓出馮翊??章勅A山名,未始見顏色。
三峰擢觚棱,經眼但石刻。那知玉井蓮,香落清渭北。
巔崖劃變轉,勢走關輔窄。豈無愛山人,不解傅粉墨。
多才曲江裔,公暇日招揖。歸裝貯新圖,尚帶煙霧濕。
明窗一傳玩,恍若到鄉(xiāng)國。我生隨宦游,久作東南客。
有田泰山下,繞屋皆泉石。懷恩戀官廩,老大歸未得。
況復秦川遙,便恐此生隔。崚嶒蒼煙面,只許畫中識。
詩成持送君,想像三嘆息。
-
宋代:黨懷英
三星排空山月明,思歸客子夜半行。單衣短褐風凄清,響踏黃葉棲禽驚。
匆匆曉轉沙岸側,枯蓼寒蘆鳴索率。山月欲隨山煙黑,前途無人腳無力,行路難,堪嘆息。
-
宋代:黨懷英
樂天歸臥湖山邊,閒買池塘娛莫年。小蠻巳老樊素去,心地玲瓏如白蓮。
室中誰遣散花天,故點襌衣香破襌。鴛鴦為報竊花處,題詩要戲小嬋娟。
紅妝秋水照明蠲,清之粉本清且妍。道人無心被花惱,對畫作詩真適然。
君不見元亮投名蓮社里,不妨更賦閒情篇。
-
宋代:黨懷英
朱橘復朱橘,傳分包貢實。煌煌中堂榜奇畫,照公堂前萱草碧。
公今致養(yǎng)豐?食,更取蠻珍奉顏色。舉觴一笑三千秋,坐看諸孫索梨栗。
-
宋代:黨懷英
萬生擾擾安其安,鸴鳩不羨鵬飛摶。端知扶搖上九萬,無異跳躍蓬蒿間。
是身江海一漂粟,身外紛然皆外物。一廛儻可容所寓,何用渠渠作高屋。
知君從道由心成,昔焉忘俗今忘形。物來弭角不知競,觸蠻血戰(zhàn)良虛名。
我夢敲門訪君舍,舍小不容相對話。覺來驚見壁間蝸,俯仰人間真物化。
-
宋代:黨懷英
紅莎綠箬春風餅。趁梅驛、來云嶺。紫桂巖空瓊竇冷。
佳人卻恨,等閒分破,縹緲雙鸞影。
一甌月露心魂醒。更送清歌助清興。痛飲休辭今夕永。
與君洗盡,滿襟煩暑,別作高寒境。
-
宋代:黨懷英
平明發(fā)郊墟,獨步蹌躞蹀。引領發(fā)前程,日出煙未滅。
林迥鳥始喧,麥短牛已嚙。春陽氣未壯,道左尚殘雪。
長風拂歸袂,凜欲變冬洌。指凍僵不拳,膠凝仍欲折。
而我竟何事,犯此寒正切。修途去未幾,行意先已薾。
安得兩翼生,高飛度林樾。
-
宋代:黨懷英
一葉下梧桐,新涼風露。喜鵲橋成渺云步。舊家機杼,巧織紫綃如霧。
新愁還織就,無重數。
天上何年,人間朝莫。回首星津又空渡。盈盈別淚,散作半空疏雨。
離魂都付與,秋將去。
-
宋代:黨懷英
浪水清且白,頻年照行役。褰裳涉微波,微波去無極。
悠悠溪上山,送我往復還。與君臨水別,幽恨寄山間。
-
宋代:黨懷英
傲霜枝裊團珠蕾。冷香霏煙雨、晚秋意。蕭散繞東籬,尚彷佛、見山清氣。
西風外,夢到斜川栗里。
斷霞魚尾明秋水。帶三兩飛鴻、點煙際。疏林颯秋聲,似知人、倦游無味。
家何處,落日西山紫翠。
-
宋代:黨懷英
我從渡淮涉高郵,雪風連日吹行舟。維揚地西闖夜色,星月隱見邊城樓。
晴光破曉射瓜步,照耀玉宇開瓊洲。馮夷收威浪妥帖,容我一到金山頭。
金山勝槩冠吳楚,萬礎蟠峙江中流。平生夢寐不到處,乃以王事從私游。
鐘山雨花落眼底,海門鶴崖波際浮。川開林闔望不極,但見遠色明輕鷗。
風煙渺漭異吾土,行役有程難久留。一杯未舉帆影轉,已看浙樹稍旗旒。
-
宋代:黨懷英
昭陽宮里千蛾眉,中有一人輕欲飛。娣妹夤緣特新寵,六宮鉛粉無光輝。
春回太液花如繡,花底輕風扶翠袖。君恩不許作飛仙,襞積宮裙留淺皺。
君王貪宴溫柔鄉(xiāng),木門不省搖倉瑯。避風臺成略今古,空使遺妒驚霓裳。
當年傾城復傾國,誰寫馀妍入丹碧。背燈擁髻一潸然,不應尚有樊通德。
-
宋代:黨懷英
人生天地真蘧廬,外物擾擾吾何須。與其羈馵齊轅駒,豈若飲□隨駘駑。
不知掉尾忘江湖,呴呴濡沫胡為乎。誰念挾卷矜村墟,磨丹點黝圍樵蘇。
申鞭示箠嚴范模,矍如狙翁調眾狙。爾雅細碎編蟲魚,辭嚴義密字見疏。
烘齋睥睨音語粗,諷誦誰敢忘須臾。萬中有一差錙銖,咿啞坐使為呻呼。
咄哉倡言口囁嚅,等為兒戲夫何殊。霜風入戶寒割膚,生薪槎牙供燎爐。
漫漫濕煙迷四隅,白鶴日見黔如烏。此間縱樂能何如,其誰相與歌歸歟。
投籠嗟我自摯拘,垂翅更待窮年徂。
-
宋代:黨懷英
社櫟賦散材,乃遭匠石嗤。高梧中宮徵,不能保孫枝。
全傷隨用否,理固不可移。堂堂十八公,端勁出天姿。
蟠根借馀潤,茂郁清溪湄。雨師夜失律,偶此遺神螭。
煙鱗漬寒雨,霧鬣明朝曦。騰拿困愈壯,偃蹇僵不疲。
未能走沆漭,聊與草木嬉。長風動頭角,吟嘯舒郁伊。
塵埃詎能久,雷電會有時。昨宵臥溪月,老影閒橫欹。
天明竟不舉,俯仰益怪奇。拿拳攀半崖,渴喙吞清漪。
希珍價不售,復病樵柯危。材高輒爾耳,咄彼造化兒。
樛枝飽霜雪,遽與蓬蒿衰。孤標挽萬牛,未為廊廟知。
窈窕桃李春,奈爾千歲期。枯桑豈自賈,取敗以老龜。
茲非爨下材,梁棟終見施。長短歸自然,勿為鳧鶴悲。
-
宋代:黨懷英
云山空,岡阜重,槲葉半濕新霜紅。溪猿得意適其適,閒攀靜桂晴光中。
孤麇何從來,寂歷野竹風。舉頭相視不相測,昂藏卻立如癡童。
鯤鵬負云天,斥鴳處蒿蓬。萬生所樂自不同,恝然胡為之二蟲。
-
宋代:黨懷英
川流為潴鉅野闊,水色天容兩開豁。山隨水遠勢奔騖,駿馬西來銜轡脫。
山前云木散不收,坐看木末來歸舟。秋容澄明納萬象,畫本寂默橫雙眸。
謫仙曾來釣煙磧,想見夕陽寒影只。騎鯨去作汗漫游,只有荒臺壓澄碧。
臺邊昨夜西風來,倦游羈宦心悠哉。豈無瓊艘百柂載春色,是中可以忘形骸。
官居得秋況不惡,高吟何遽悲搖落。君不見中郎詩翰憶湖山,秋色正滿連云閣。
-
宋代:黨懷英
春云乍出山有無,春云巳去春山孤。山光空濛不可寫,正要云氣相縈紆。
山吞云吐變明晦,半與嵓谷生朝晡。輕林蕭蕭暗溪樹,馀影漠漠開樵居。
舟人艤棹并沙尾,坐看縹緲搖空虛。巧分天趣出畫外,韻遠不與丹青俱。
今人重古不知畫,但愛屋漏煙煤污。惜哉東坡不及見此本,詩中獨有疊嶂煙江圖。
-
宋代:黨懷英
官居坐官府,不見青山青。閒來亭上看,青山繞重城。
左見青山縱,右見青山橫。具敖浮虛碧崢嶸,群峰連娟相繚縈。
縣庭無事苔蘚生,獨攜珍琴寫溪聲。琴聲鏘鏘激虛亭,罷琴舉酒招山英。
山英莫相嘲,我雖朝市如林坰。客有山中來,聞說令尹清。
山英異時合有情,周遮不放公馬行。
-
宋代:黨懷英
山云駃如驅,山雨沛如傾。幽人夢初醒,臥聽檐溜聲。
雷霆怒相搏,似與陰陽爭。蛟龍久何蟠,始此幽蟄驚。
馀花曉猶落,竟日方破晴。明朝東皋望,照眼生意明。
焦枯被沾濡,相與回春榮。忻然野桃李,新綠棲殘英。
漸漸麥壟翠,溜溜溪流清。蛙鳥亦解喜,飛沈互喧鳴。
萬物皆得時,棲遲感吾生。直應掛儒冠,便逐春農耕。
黨懷英詩詞名句
詩詞推薦
- 厓山吊古明代:梁逢登
- 宿池江 其二明代:邵寶
- 贈蕭良有良譽赴春官明代:梁紹震
- 望蓬萊金朝:劉志淵
- 岑溪悲叔白七首 其四 易使橋清代:李憲噩
- 送趙玉甫赴穿山監(jiān)場宋代:劉宰
- 羊荊華敞小軒面叢竹予以細香名之蓋用杜子美風吹細細香之句因賦此詩宋代:李光
- 送從弟皮崇歸復州唐代:皮日休
- 喜沈融谷茂才重入丹霞明代:釋今帾
- 麥斜行明代:鄭善夫
- 浪淘沙·簾外五更風宋代:李清照
- 游六王山明代:陳圭
- 長春樓為休寧楊處士賦明代:潘希曾
- 漢水宋代:蘇軾
- 上巳日阻雨和王沖之韻宋代: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