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應辰的詩詞(60首)
人物生平
人物經歷
(宋史本傳不著年歲。此依傳中“紹興五年,進士第一人,年甫十八”推算)五歲知讀書屬對;十歲能詩。未冠,首貢鄉(xiāng)舉。試禮部居高選,宰相趙鼎奇之。紹興五年,(公元一一三五年)舉進士第一,年甫十八,授鎮(zhèn)東軍簽判。召為秘書省正字。時秦檜主和議,應辰上疏力言因循無備、上下相蒙之可畏,忤檜意,出通判建州。檜死,始還朝。累官吏部尚書,剛方正直,敢言不避,中貴多側目。以端明殿學士出知平江府,連貶秩,遂致仕不起。少從呂居仁、胡安國游;精于義理,好賢樂善,學者稱玉山先生。卒,謚文定。應辰著有文集五十卷,《宋史藝文志》傳于世。
從政經歷
紹興五年(1135),年方十八中狀元。授鎮(zhèn)東軍簽判,召為秘書省正字。當時秦檜主和議,汪應辰上疏嘛張抗金,力言因循無備、上下相蒙、不明敵勢的危險性,因而違反秦檜意,出通判建州(今福建建甌)、靜江府、廣州等。秦檜死后,召為吏部郎官,遷右司,因母老,出知婺州(今浙江金華)。母去世服畢后,除秘書少監(jiān),遷權吏部尚書。宋孝宗趙即位后又因事被迫請求調外,于是知福州。不久,升敷文閣待制,舉朱熹自代。出為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再除吏部尚書,尋兼翰林學士并侍讀。又因事不合,以端明殿學士知平江府(今江蘇蘇州)。韓玉被旨揀馬,路過平江府,因汪應辰沒有特別招待他而回京報復汪,密告宋孝宗,說所到之州縣,沒有象平江府那樣亂的地方,于是連遭貶秩,氣病臥家不起而卒,謚文定。
神童
汪應辰幼為神童,五歲知書,屬對應聲語驚人,多識奇字。家貧無燈油,拾柴點火讀書。從人借書,有過目不忘之能。十歲能詩。宋高宗見他的對詞,以為老成之士,直至見才知是剛少年,賜以御詩,并更名為應辰。他好賢樂善,尤篤友愛。少從喻樗、張九成、呂本中、胡安國等人游,又與呂祖謙、張栻為友。為朱熹從表叔,常與往來研究學問。他為人剛方正直,敢言不避,又多革弊事,所以遭到胡遷許多人的側目,為人所陷。但他接物溫遜,遇事特立不回,堅定不移。雖遭秦檜排擠,流落嶺嶠十七年之久,“蓬蒿滿徑,一室蕭然,飲粥不繼,人不堪其憂”,卻“處之裕如也,益以修身講學為事”。學者稱玉山先生。
文章
著有文集五十卷,今傳《文定集》二十四卷。《四庫全書》據《永樂大典》及明代宏治年間程敏政摘抄本輯出,收于集部別集類。他學問具有淵源,作品有不少巨制鴻篇。他的不少詩作都體現了“好賢樂善,尤篤友愛”的思想品格和個性。如《挽宣扶吳郡王》:“節(jié)義家傳久,艱難始見忠。一心惟殉國,百戰(zhàn)竟平戎。環(huán)列周廬肅,管儀道路同。細看麟閣上,誰得似初終?”這一方面歌頌了吳郡王的忠精殉國的品格和戰(zhàn)功,另一方面是對那些不能特立不回,堅定不移,始終如一的人的辛辣嘲諷,可見詩人品格的一貫性。另一首《分韻送胡丈歸健康》也表現了詩人與朋友的至誠至深之情:“先生高臥武夷巔,一旦趨朝豈偶然。報國自期如嗷日,歸田曾不待來年。懷鉛共笑揚雄老,鞭馬今輸祖逖先。冊府風流久廖落,送行始復有詩篇?!边@并非一般迎來送往的應酬之作,而是主客思想共鳴的產物,所以讀來給人以真摯誠懇之感。這類作品在詩人創(chuàng)作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汪應辰的詩詞列表
-
宋代:汪應辰
疇昔持心欲見賢,肯容閭巷快爭先。豈知咫尺隔千里,空誦白云長在天。
-
宋代:汪應辰
周室興王業(yè),堯圖授圣人。誰知皆內助,功德古無倫。
-
宋代:汪應辰
躬行盛德基王化,密贊成謀授帝圖。福及萬方天所相,祛邪何假佩靈符。
-
宋代:汪應辰
王業(yè)艱難素所知,歲單喜見獻新絲。盤中更進長生縷,卻記親蠶繭館時。
-
宋代:汪應辰
金碧叢中翠艾垂,正當午日一朝時。君王自進長生縷,細剪菖蒲泛玉卮。
-
宋代:汪應辰
連蹇成遺老,才聞直禁林。是非終不屈,進退了無心。
萬事邯鄲夢,千秋正始音。心知公不朽,霣涕自難禁。
-
宋代:汪應辰
饑寒驅出故山來,俗事如麻撥不開。
問我此行何所得,未嘗識面有澹臺。
-
宋代:汪應辰
巉然絕壑臨招擔,爺視疑欲干晴霓。
林戀獻狀還左右,煙云變相隨高低。
少日登高不憚遠,喘汗赪顏如夏畦。
卻憑軒檻認行處,一覽不待窮攀躋。
愛山愿作此軒客,饑火驅出仍東西。
青衫烏帽犯塵土,夢想春綠浮鳧鹥。
歸尋稍刻劍已往,扁榜僅能存舊題。
道人知我若有失,更附山房拂栱梯。
方欣勝觀還昔時,忽訝語來磻溪。
茫茫六合有安宅,恍悟十年行路迷。
甘與山僧為逆旅,自使婦姑相勃豀。
暗明通壅翻還汝,無所還者吾其棲。
-
宋代:汪應辰
柯山落魄一仙翁,二十八宿羅胸中。
學術該通明若鑒,襟期豁達氣如虹。
醺醺痛飲一樓月,落落高談千古風。
一本流年無惜示,貯之他日驗窮通。
-
宋代:汪應辰
有客堂堂空兩手,無人為借太阿來。
與君上抉浮云破,放出陽光萬丈開。
-
宋代:汪應辰
曲曲灣灣散復收,覆如岡隴仰如溝。
能教有漏成無漏,解使邪流入正流。
鳳侶雙雙朝殿角,鴛行對對滴檐頭。
時人莫道身骸小,蓋得君王萬萬秋。
-
宋代:汪應辰
駕言寫我居,一覽無邊春。
先生方閉戶,不可得而親,
寧逐兒女戲,要觀物化新。
不見舞雩下,冠者五六人。
-
宋代:汪應辰
曾執(zhí)干戈衛(wèi)魯邦,潁川家世愈芬芳。
扶疏枝葉連江浙,烜赫或名冠魏唐。
卓犖高才當企及,青精一飯故宜償。
獲通譜系誠傾蓋,昭穆從斯永不忘。
-
宋代:汪應辰
俛視人寰但一漚,應緣來作圣時游。英風蓋世桂林伯,相業(yè)傳家戶牖侯。
號召即看持玉節(jié),姓名已久覆金甌。他時欲記中書考,簡策應須汗馬牛。
-
宋代:汪應辰
雨旸皆應節(jié),和氣滿平疇。欲識天顏喜,農家麥有秋。
-
宋代:汪應辰
道大光今古,功成付圣明。超然群物表,但見四時行。
-
宋代:汪應辰
直指嶺頭路,寧論幾日回。
尋春有消息,寄我一枝梅。
-
宋代:汪應辰
君王自古幸游多,未必南從山澗阿。
龍虎真藏金鼎火,鳳凰從食玉山禾。
云霞落日舒旗幟,琪樹西風響佩珂。
伊尹樂耕南畝日,想應高隱碧嵯峨。
-
宋代:汪應辰
漫作中都士,柴門每自扃。
遺經究終始,奇字講聲形。
前輩今無幾,微言世莫聽。
扁舟轉河貢,已見故山青。
-
宋代:汪應辰
道大光今古,功成付圣明。
超然群物表,但見四時行。
汪應辰詩詞名句
詩詞推薦
- 宿池江 其二明代:邵寶
- 贈蕭良有良譽赴春官明代:梁紹震
- 麥斜行明代:鄭善夫
- 望蓬萊金朝:劉志淵
- 游六王山明代:陳圭
- 漢水宋代:蘇軾
- 岑溪悲叔白七首 其四 易使橋清代:李憲噩
- 厓山吊古明代:梁逢登
- 上巳日阻雨和王沖之韻宋代:王之道
- 浪淘沙·簾外五更風宋代:李清照
- 喜沈融谷茂才重入丹霞明代:釋今帾
- 送從弟皮崇歸復州唐代:皮日休
- 長春樓為休寧楊處士賦明代:潘希曾
- 羊荊華敞小軒面叢竹予以細香名之蓋用杜子美風吹細細香之句因賦此詩宋代:李光
- 送趙玉甫赴穿山監(jiān)場宋代:劉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