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麟的詩詞(23首)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畫家。字伯時,號龍眠居士。廬江郡舒城縣(今舒城)人。神宗熙寧三年進士,歷泗州錄事參軍,以陸佃薦,為中書門下后省刪定官、御史檢法。李龍眠既李公麟,字伯時,祖籍安徽舒城,因安慶桐城郊外有一龍眠山,李公麟曾長居于山下,所以又自號龍眠居士或龍眠山人。好古博學,長于詩,精鑒別古器物。尤以畫著名,凡人物、釋道、鞍馬、山水、花鳥,無所不精,時推為“宋畫中第一人”。李公麟因風痹致仕,歸居龍眠山莊,自作《山莊圖》,為世所寶。傳世作品有《五馬圖》《維摩居士像》、《免胄圖》等。
人物生平
李公麟做官三十年,也是他的藝術逐漸成熟,成為名畫家的時期:這一時期也正是王安石變法失敗,轉入史稱“朋黨”之爭的時期。李公麟和王安石的關系很好,熙寧七年以后,王安石失勢,退居金陵,曾與李公麟同游,并贈詩四首,但同時,李公麟和反對王安石的蘇軾等關系也很密切。
李公麟和蘇軾、黃庭堅、米芾等人同是駙馬王詵家的座上客。他們在王詵家里的聚會曾被紀錄在李公麟畫的《西園雅集圖》(現(xiàn)存各種摹本)中,米芾也為此寫了一篇文章。他們十幾個人在王詵家的花園中飲酒、作詩、寫字畫畫、談禪、論道等等。這是他們交游的第一個時期,是在蘇軾被黜,離開汴梁去杭州作官以前。元豐二年(公元一○七九年)蘇軾因作詩遭禍,陷入險境,王詵也被株連,據說李公麟在街上遇見蘇家人,就以扇遮面,因而受到人們的譏笑。李公麟和蘇軾等人第二次交游是在哲宗元祐年間,那時王安石已經去世,正是舊黨短期得勢,而蘇軾又恢復了自己的政治地位的時候,李公麟又畫了第二幅《西園雅集圖》。蘇軾和黃庭堅的詩集中載多首贈詩和稱贊他作品的詩。
李公麟對于古代的美術修養(yǎng)極深。對古器物和古文字具有知識,曾摹繪古代的銅器并加以考訂,他參加了整理皇家收藏的古器物的工作。他的父親李虛一收藏古代畫跡很多,他都進行臨摹,并且也臨摹了很多他人收藏的名跡。他保存了很多自己臨摹前代名畫的副本。
他的繪畫才能,首先表現(xiàn) 在他的題材的多樣性上。他擅長鞍馬、佛像、人物和山水。他在臨摹古人名跡中掌握了繪畫技法,而越出古人的技法。
李公麟擅長畫馬和人物。他畫的人物,據說能夠從外貌上區(qū)別出“廊廟館閣、山林草野、閭閻臧獲、臺輿皂隸”等社會各階層人的特點,并能分別出地域和種族的具體特點,及動作表情的各種具體狀態(tài)。他的藝術創(chuàng)造有生活現(xiàn)實性為基礎,所以他敢于追求新的表現(xiàn)。他敢于突破前人的定式,畫長帶觀音,飄帶長過一身有半,還畫過石上臥觀音,這些都是他創(chuàng)造的新式樣。他的創(chuàng)造性還表現(xiàn) 在他對題材的理解上,他畫“觀自在觀音”,不是按照一般流行的坐相,他說“自在在心,不在相”,不必限制于某一固定的坐相,而是另創(chuàng)一種他認為能表現(xiàn)出心情自在的坐相。他畫陶潛的“歸去來辭”一詩把表現(xiàn)的重點放在正在思維中的神態(tài)上,不在一般化的描寫田園松菊等自然風物,而注重描繪“臨清流處”——發(fā)人深思的流水。
李公麟畫漢代的將軍李廣奪了胡人的馬逃回來,在馬上引弓瞄準追騎,箭鋒所指,人馬就應弦而倒。李公麟自己說,如果是旁人畫就要畫箭射中追騎了??梢娎罟牒芰私馑囆g的真實有別于生活的真實,表面上好象不合理,而能產生更強烈的藝術力量。
李公麟的詩詞列表
-
宋代:李公麟
火云蔽日當空浮。田頭耨草汗欲流。綠竹人寂鳥聲休。
暫來歇午乘清幽。山妻送餉扇遮頭。
-
宋代:李公麟
黃云萬里秋有成。村村酒熟家家迎。封羊賽社人未醒。
醉后鼓腹歌升平。欣然同樂倉滿盈。
-
宋代:李公麟
寒風十月雪欲飛。居人木榻添紙幃。地爐活火酒頻煨。
瓦杯不設羊羔肥。醉來曲肱歌聲微。
-
宋代:李公麟
敕使書囊問隊行,聚星深館粲諸英。云隨襟袖來蓬島,香散房櫳宿化城。
振鷺充庭天有幕,珊瑚入網海無聲。范模一世尊先覺,況此提平慰后生。
-
宋代:李公麟
盍簪聞善若江河,簾幕疏閒笑語過。月照飛箋穿戶綺,風生揮麈動衣羅。
已張英彀收三俊,更賦離騷續(xù)九歌。涼夜沉沉清不寐,空庭無奈葉聲何。
-
宋代:李公麟
吁俊天畿合辟雍,愧將瓦釜綴黃鐘。聽窮一一竽無濫,撥遍磷磷玉似逢。
龜列春庭先壤奠,龍飛天路得云從。吾曹莫念拘縈久,求稱公朝慶賞濃。
-
宋代:李公麟
鞅掌棲遲一畝宮,憤聽更柝及晨鐘。黃華慰眼祗爾許,綠蟻于人亦漫逢。
幾日囊篇賡不逮,三時庭步笑相從。近來尋卻家山夢,投枕和衣睡更濃。
-
宋代:李公麟
千尋古櫟笑聲中,此日春風屬社公。開眼已憐花壓帽,放懷聊喜酒治聾。
攜刀割肉馀風在,卜瓦傳神俚俗同。聞說已栽桃李徑,隔溪遙認淺深紅。
-
宋代:李公麟
上溯虞姒亦易爾,下者始置周秦間。造端宏大町畦絕,往往世俗遭譏訕。
-
宋代:李公麟
憶鎖南宮會友文,天梯相攝看云津。白頭笑我成今日,青眼逢君尚昔人。
-
宋代:李公麟
畫出離筵已愴神,那堪真別渭城春。渭城柳色休相惱,西出陽關有故人。
-
宋代:李公麟
君家祝融水一方,平生書闈食可忘。云河漱潤搴瑤芳,天帝璧府讎書郎。
馳騁千載凌子長,神清骨秀顏色蒼。書淫傳癖笑輿狂,十年此會同都堂。
上樓吟春碾旗槍,詩筒吳歈賡楚羌。一律校文公否臧,日飽大官沆瀣糧。
朱鸞入網空南岡,賢書奏牘紛滿床。朝出粉闈暮帝旁,骎骎天路群龍驤。
病鴟帖帖乃污隍,白云隴望因俶裝。放歌長林聲激揚,佩蘭思馨雖朋亡。
云出鳥還聊自償,羽扇麈尾隨經囊。龍眠乃是無何鄉(xiāng),朝游不辭麋鹿行。
歸臥展圖觀骕骦,憲貧頌古時歌商。徜徉興罷住云房,焚柏翻經究法王。
冉冉暗度歲月光,山頭草青還葉黃。洞明已死閒骨香,凡志未就嗟涼涼。
親顛向白每稱觴,旨甘鞭后難翱翔。朅來竊食天中央,古人千歲空相望。
同文鎖密御史霜,得公再集評文章。亦說種松輞口莊,使我夢蝶栩栩忙。
便欲負郭占農祥,門開儻容倚孔墻。想挽北斗下挹漿,箜篌更對高秋張。
-
宋代:李公麟
桃李花開春雨晴。聲聲布谷迎村鳴。家家場頭酹酒觥。
為告莊主東作興。黃犢先破東南村。
-
宋代:李公麟
苦學鄧夫子,仁風良可依。顏回樂也內,曾點詠而歸。
盛德彌年劭,知音貴我稀。瀟湘逢此地,咳唾得明璣。
-
宋代:李公麟
琉璃墨客堂,太乙助燈光。紬史探金匱,摛辭和柏梁。
近傳江綵筆,遠緝漢珠囊。吏部文難可,猶稱萬丈長。
-
宋代:李公麟
共校南宮藝,多年復此回。群賢主堂奧,一榻占廊隈。
步屧朝追逐,詩筒夜往來。故人情不淺,無乃困慳才。
-
宋代:李公麟
鎖寂身如隱,幽清物向齊。忘憂經露菊,蘇肺到霜梨。
白發(fā)知談笑,朱簽歷品題。賢書天下望,鵲喜遍深閨。
-
宋代:李公麟
呦呦鳴鹿野,皎皎白駒場。朋盍連茅茹,文程琢玉章。
門通三級峻,桂露一年香。慶及飛龍旦,同歌庶事康。
-
宋代:李公麟
寄棲容幕燕,覆節(jié)等醯雞。欲雨風多北,窮秋日易西。
官書便夜讀,家報索親題。早晚驂騑入,重門坼印泥。
-
宋代:李公麟
樹乾風索索,霜葉到書闈。枝并鷦鷯宿,床吟蟋蟀歸。
幽人知坦履,游子念縫衣。暗喜還家近,承顏慰久違。
李公麟詩詞名句
詩詞推薦
- 厓山吊古明代:梁逢登
- 漢水宋代:蘇軾
- 長春樓為休寧楊處士賦明代:潘希曾
- 送趙玉甫赴穿山監(jiān)場宋代:劉宰
- 送從弟皮崇歸復州唐代:皮日休
- 岑溪悲叔白七首 其四 易使橋清代:李憲噩
- 羊荊華敞小軒面叢竹予以細香名之蓋用杜子美風吹細細香之句因賦此詩宋代:李光
- 浪淘沙·簾外五更風宋代:李清照
- 喜沈融谷茂才重入丹霞明代:釋今帾
- 宿池江 其二明代:邵寶
- 麥斜行明代:鄭善夫
- 贈蕭良有良譽赴春官明代:梁紹震
- 望蓬萊金朝:劉志淵
- 上巳日阻雨和王沖之韻宋代:王之道
- 游六王山明代:陳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