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柔的詩詞(6首)
王益柔(1015—1086)字勝之,河南(今河南洛陽)人,王曙之子,用蔭入官。慶歷四年(1044)以殿中丞召試,除集賢校理。慶歷四年,預蘇舜欽進奏院會,醉作《傲歌》,黜監(jiān)復州酒稅。神宗時,累遷知制誥,直學士院,先后知蔡、揚、毫州和江寧、應天府。元祐元年卒,年七十二。《宋史》、《東都事略》有傳?!度卧~》錄其詞一首。
人物生平
王益柔,字勝之。為人剛直尚氣節(jié),喜談論天下大事。因蔭庇入仕,官至殿中丞。西夏趙元昊叛亂時,上奏邊防選將之策。杜衍、丁度宣撫河東時,益柔寫信給他們說:“河外兵餉無法籌措,非要換帥臣、轉(zhuǎn)運使不可?!辈⑼扑]可勝任的人。杜衍、丁度完成使命回來后,以學術(shù)和政事才能推薦益柔任介丘知縣。慶歷時執(zhí)政者換人,反對派指認他是舊派的朋黨,宋仁宗因此下詔警告。益柔上書辯論,言辭仍然切直。
尹洙和劉滬在是否在水洛筑城上發(fā)生爭執(zhí),尹洙被從涇原貶到慶州。王益柔為他辯護說“:水洛只不過一小屏障,不足以拒敵。劉滬只是個小裨將,而尹洙是將軍,他以天子的命令呼劉滬而不來,就是殺了劉滬也不算過分;但尹洙卻不敢專權(quán)而聽命于朝廷,這是他不濫用將軍之職而尊重朝廷,沒見他有什么罪。”朝廷沒有聽取他的意見。
范仲淹沒見過王益柔的面,但推薦他入館閣,他因此任集賢院校理。參加蘇舜欽在進奏院舉行的宴會,醉酒后作《傲歌》。當時眾人正想推翻正黨,宰相章得象、晏殊對此不置可否,由參政賈昌朝暗中主謀,而張方平、宋祁、王拱辰則不遺余力地大肆抨擊,甚至列舉王益柔罪狀,說他罪該殺頭。韓琦對皇帝說:“王益柔的狂語何足深深計較。方平等人都是陛下心腹近臣,今西方邊陲用兵,國家大事何等險阻,他們都不為陛下討論,卻一同來列狀攻擊一個王益柔,其心意如何由此可見?!被实塾X悟,只將王益柔降黜做復州酒監(jiān)。過了較長一段時間,又任開封府推官、鹽鐵判官。凡宮中所需卻不符合法令規(guī)定,官員為迎合上方之意請求進獻,他都置之不論。
由京官出任兩浙、京東西轉(zhuǎn)運使。上書說:“今國家考察區(qū)別官吏能干與否,都必定要看他是否有明顯的功績政狀,而看政狀是否顯著又勢必依據(jù)他革舊更新和興起的有大效益的措施。其實小政小善,積累不停,然后才能成其為大善。如果只取其大政而忽略小政,將導致競利貪功,恐怕不做實事者日多,而虛名無實的風氣日起。希望參照唐時的四善制,并依據(jù)官吏的實際事跡,列為三個等級?!贝私ㄗh沒有實行。
熙寧元年(1068),任判度支審院。皇上下詔百官上書言事。益柔說:“人君的困難,莫大于分辨正邪;分辨正邪,最重要的莫過于選擇宰相。宰相的忠與邪,也就是百官的賢與不賢。如唐高宗的宰相李義甫、唐明皇的李林甫、唐德宗的盧杞、唐憲宗的皇甫镈,便是帝王的明鑒。唐高宗、德宗昏庸蒙昧,固然不足談論;唐明皇、憲宗聰明睿智,卻仍受二人蒙蔽如此。以李林甫、皇甫镈二人的庸才,也足以帶來禍患,更何況是那些誦六藝、挾才智而能用文章宣揚其奸惡學說的人呢!”此意大概是指王安石。
判吏部流內(nèi)銓。舊制規(guī)定,選人應是改任京官,且滿十個人才向皇上引見。因此士子多困滯不能晉升,且遇到推舉官出了事,便一概不重用。王益柔請求,有二人以上便向上引見,輿論一致稱贊此舉。置舍人院、知制誥兼直學士院。董氈遇明堂恩典,中書省擬狀準備給他加封光祿大夫,而董的舊階已是特進,王益柔將此告訴皇帝?;实蹖χ袝≌f:“不是翰林提醒,怎么不會被羌夷譏笑呢?”宰相恨王益柔沒事先向他申明,便以其他事將他兼直的職位罷免。升龍圖閣直學士、秘書監(jiān),出知蔡州、揚州、亳州及江寧應天府。去世時,年七十二歲。
王益柔少時努力好學,博通群書,一日能寫數(shù)千言的文章。尹洙見到他后說“:充足而不外流,受制而不窘迫,語言淳厚而又嚴厲,氣質(zhì)威壯而又長厚,不可估量呀。”當時正實行以考試詩賦擇取士子。王益柔卻不為此事。范仲淹推薦他考試館職,因他不善于詞賦,乞請改以策論來考試,朝廷特別允許。司馬光曾對人說:“自我著《資治通鑒》,人們多請求讀看,但未看完一張紙,便已打呵欠想瞌睡。能夠把它全部讀完的人,只有一個王勝之?!彼那趭^好學到如此地步。
王益柔的詩詞列表
-
宋代:王益柔
秋云朔吹曉徘徊。雪照樓臺。梁王宴召有鄒枚。相如獨逞雄才。
明燭薰爐香暖,深勸金杯。庭前粉艷有寒梅。一枝昨夜先開。
-
宋代:王益柔
般陽有山名金雀,山發(fā)清輝奇璞。
望氣嘗言玉寶藏,賈胡幾遣良工度。
金剛寶鑽競窮搜,百里青蒼困鋔鑿。
瓊瑰未獲得研材,溫潤還將六美學。
有若玉徵琴面瑩,有如金彈陶輪著。
規(guī)天矩地形制毓,中或辟流外圭角。
晴窗氣暖墨花春,牋襞毫奔光照灼。
吾生特好惟四物,累載裒鳩盈幾格。
先生閉戶日著收,朝餐每不饜藜藿。
高閎梁肉雖有余,孰敢就門赒隱約。
先生固自嘗有言,不忍將身作溝壑。
先生崖岸高莫攀,持此謂宜無見卻。
一留為惠固已多,敢冀新詩旋踵作。
精深雅健迫風騷,使我憂荒忽驚矍。
還如甘露醒心昏,更似神篦除眼膜。
先生精義已入神,準易時容見涯略。
-
宋代:王益柔
寶刀切石如春泥,雕剜成器青玻璃。
吾嘗閱視得而有,惜不自用長提攜。
前時過君銅駝陌,門巷深僻無輪蹄。
呼兒烹茶酌白酒,陶器自稱藿與藜。
愛君居貧趣間放,一語不涉青云梯。
嗟予都城走塵土,日遠樽杓愁鹽齏。
緘封不啟置墻角,頓撼時作瓊瑤嘶。
爭如特寄邵高士,書帙幾杖同幽棲。
荷鋤剩治田間穢,抱甕勤灌園蔬畦。
明年春酒或共酌,為我掃石臨清溪。
-
宋代:王益柔
紫紱黃金太守章,旌旗遙指五云鄉(xiāng)。
若耶溪上朝風快,宛委山中六月涼。
政事雍容多潤澤,詩情閑淡合宮商。
羨君一入蓬萊閣,吟醉蕭然未遽央。
-
宋代:王益柔
四明舊說南湖好,歲久瀕崖變涂潦。
建旟一日得賢侯,千里山川真再造。
偃月堤成車馬道,湖光如截天好抱。
鴛鴦瓦影亂鳧鹥,綠柳環(huán)堤花映島。
珠宮貝闕競來還,泉客鮫人爭獻寶。
春風浩蕩波濤盧,彷佛仙人騎赤鯉。
金盤下筋飽鱸魚,塵事茫茫隔煙水。
都人士女從如云,絲竹清音雨岸聞。
飲酣落筆歌綠水,爛漫天葩飄遠芬。
-
宋代:王益柔
構(gòu)堂幽僻斷塵蹤,靜照為名我所通。
一室可知天下事,十方齊見定心中。
清朝云散層峰出,后夜潮回漲海空。
槜李御兒多舊跡,幾時煙舸訪支公。
王益柔詩詞名句
詩詞推薦
- 羊荊華敞小軒面叢竹予以細香名之蓋用杜子美風吹細細香之句因賦此詩宋代:李光
- 喜沈融谷茂才重入丹霞明代:釋今帾
- 宿池江 其二明代:邵寶
- 厓山吊古明代:梁逢登
- 岑溪悲叔白七首 其四 易使橋清代:李憲噩
- 漢水宋代:蘇軾
- 游六王山明代:陳圭
- 長春樓為休寧楊處士賦明代:潘希曾
- 送趙玉甫赴穿山監(jiān)場宋代:劉宰
- 望蓬萊金朝:劉志淵
- 贈蕭良有良譽赴春官明代:梁紹震
- 上巳日阻雨和王沖之韻宋代:王之道
- 麥斜行明代:鄭善夫
- 浪淘沙·簾外五更風宋代:李清照
- 送從弟皮崇歸復州唐代:皮日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