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楠的詩詞(4首)
人物生平
先師事薛道光(薛式),自云“道光禪師薛紫賢,付我歸根復命篇”。陳楠后得到黎姆山神人所傳授的“設壇關請雷神驅妖除魔的雷神秘書”,又得自稱 “辛忠義”的道人所傳“五雷法”,能夠“役使鬼神,呼召雷雨,耳聞九天,目視萬里”。翠虛惠州人,又云。
先生忽於外席下出《都天大雷玉書》以授耜:可將歸急寫,明日送來。念汝一生慕道之心,成汝一生慕道之志。耜問:翠虛真人既號翠虛,又稱泥丸,如何?先生云:翠虛子乃其自號。嘗以泥丸與人治病,故湖廣中人呼之為陳泥丸。耜問翠虛真人得法之由。先生云:先師得雷書於黎母山中,不言其人姓氏,恐是神人所授也。丹法卻是道光和尚所傳。
先師嘗醉語云:我是雷部辛判官弟子,干道光和尚甚事?
陳楠常以泥土滲符水,捏成小丸救人治病,無不靈驗。時人稱為“陳泥丸”。又常以雷法符箓驅鬼降魔,濟人利物。
陳楠平日衣裳襤褸,塵垢遍身,終日爛醉,吟詩歌詠,出口成章,皆成文理,但世人多不解其意。曾有詩云“嘉定壬申八月秋,翠虛道人在羅浮……還以金丹火候訣,說與瓊山白玉蟾”。
按《混元列仙圖》陳楠傳道有鞠九思、沙道彰(沙蟄虛)、白玉蟾、黃天谷四人。南宗自陳楠起,門徒始眾,至其門徒“南宗五祖”之白玉蟾,才形成較具規(guī)模的社團。
羽化經過
白玉蟾真人的語錄之一《靜馀玄問》所載:
耜問翠虛解化之由。(白)先生云:先師嘉定六年四月十四日,在漳州梁山,與一箍桶老子椅角,入水而逝。當日有潮州葛縣尉,在潭州寧鄉(xiāng)縣見之。先師與尉之父為久契,因寄一書,使尉歸以達其父。後方知當日在此死,在彼見。予時隨侍在彼,目睹其事。其箍桶老子有一斧在地,先師既相與入水,勢不可救。因與一二人同歸,尋其斧,則亦不見。先師彼時在漳州,赴鶴會,罷,說與會主云:我要來會裏尸解。會主不以為事。遂留四句,命予題之會中而去。題云:頂上雷聲霹靂,混沌落地無蹤,今朝得路便行,騎箇無角火龍。湖廣中人常勒先師做詩,但見自口縷縷而出,皆成文理,第不肯把筆耳。
陳楠的詩詞列表
-
宋代:陳楠
紅蓮含蕊,露珠凝碧,飛落華池滴滴。運歸金鼎喚丁公,煉得似、一枚朱橘。
三花噴火,五云擁月,上有金胎神室。洞房云雨正春風,十個月、胎仙了畢。 -
宋代:陳楠
金丹大藥人人有。要須是、心傳口授。一片白龍肝,一盞醍醐酒。只為離無尋坎有。移卻南宸回北斗。好笑。見金翁姹女,兩個廝斗。
些兒鉛汞調勻,觀漢月海潮,抽添火候。一箭透三關,方表神仙手。兔子方來烏處住,龜兒便把蛇吞了。知否,那兩個鐘呂,是吾師友。 -
宋代:陳楠
毛發(fā)薄,三轉運行陽。胎色漸紅陰漸縮,推移歲運助陽剛。育火養(yǎng)中央。
成物象,五轉辨微茫。出入尚遲形上小,晨昏時飲玉壺漿。天籟奏笙簧。 -
宋代:陳楠
捉將百脈倒歸源,自會天然汞見鉛。大地山河皆至寶,誰知身里覓先天。
陳楠詩詞名句
詩詞推薦
- 宿池江 其二明代:邵寶
- 送趙玉甫赴穿山監(jiān)場宋代:劉宰
- 厓山吊古明代:梁逢登
- 長春樓為休寧楊處士賦明代:潘希曾
- 贈蕭良有良譽赴春官明代:梁紹震
- 麥斜行明代:鄭善夫
- 上巳日阻雨和王沖之韻宋代:王之道
- 望蓬萊金朝:劉志淵
- 送從弟皮崇歸復州唐代:皮日休
- 羊荊華敞小軒面叢竹予以細香名之蓋用杜子美風吹細細香之句因賦此詩宋代:李光
- 漢水宋代:蘇軾
- 岑溪悲叔白七首 其四 易使橋清代:李憲噩
- 浪淘沙·簾外五更風宋代:李清照
- 游六王山明代:陳圭
- 喜沈融谷茂才重入丹霞明代:釋今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