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方恪的詩詞(135首)

陳方恪

陳方恪(1891—1966)字彥通,齋號屯云閣、浩翠樓、鸞陂草堂。江西義寧(今修水)人,陳三立第四子,陳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稱其為“陳家老七”、“彥老七”。光緒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陳寶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內(nèi)。受家學影響,從小習詩詞文章,傳承散原老人文脈。師從陳銳、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鄭文焯、陳衍、鄭孝胥等詩詞名家點撥,詩名在其兄陳衡恪、陳隆恪、陳寅恪之上。陳方恪大半生風流倜儻,名士氣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鎮(zhèn)稱為“金陵最后一個貴族”。

人物生平

1910年秋,陳方恪畢業(yè)于復旦公學,因為三個兄長皆在外謀職或求學,所以留在江蘇江寧侍奉父母。1912年冬,應狄葆賢之邀,陳方恪到上海任《時報》編輯。后又經(jīng)梁啟超介紹,進入上海中華書局,任雜志部主任。還在商務印書館、《民立報》及《時事新報》做過編輯,并參加南社詩人們在上海之雅集。在與名士交游過程中,沾染上阿芙蓉癖,一生為之所累。又曾隨報界同仁拜過洪幫老頭子,加入幫會,且在洪門中有較高輩份。 1920年秋經(jīng)時任總統(tǒng)徐世昌等父執(zhí)推薦,南下江西南昌淘金。在此后幾年之中,得到贛省多任督軍眷顧,先后擔任江西圖書館館長、景德鎮(zhèn)稅務局局長、田畝丈量局局長、釐金局局長以及地方關(guān)口稅務局等肥差,職務調(diào)動頻繁,日進斗金,宦囊充溢。其間陳方恪曾多次攜金返滬,并結(jié)識小他十歲的孔紫萸(1901—1951),兩人一見傾心,私定良期。1924年春,江西境內(nèi)局勢不穩(wěn),陳方恪返回上海,攜孔紫萸歸南京,同居于散原精舍內(nèi)。家人與親友得知孔氏身世,均極力反對,但陳方恪不為所動。陳孔兩人終生未辦理婚宴,恐怕即與此有關(guān)乎?

后應父執(zhí)唐文治聘請,重回滬上,任教于無錫國學專修館分校,教授古典詩詞課程。同時又在暨南大學、持志大學、私立正風學院等校兼課。陳方恪后來曾對自己年輕時荒誕之舉有所反思,頗感悔意:“予頻年以來,飄萍南北,青眼未逢,黃塵何極!獨優(yōu)伶倡伎之中不少激楚流連之子,漸成傾蓋之交,感締蘊袍之約,緯繣至今,負人者多矣。”1937年9月14日陳三立在北平謝世,享年八十五歲。因時局動蕩,交通不暢,暫將靈柩厝存于北平長椿寺內(nèi)。陳方恪原任教之上海正風學院校舍被日本飛機炸毀,加之日軍肆虐,治安環(huán)境險惡,遂告停學,師生遣散,經(jīng)濟失去來源,生活異常拮據(jù)。

1938年3月梁鴻志等人在日本人扶持下于南京成立“中華民國維新政府”。陳方恪與梁為詩文知己,梁亦經(jīng)常接濟陳家,故交誼頗深。同年十一月,陳方恪確因家室開支所累,被梁鴻志、陳群等昔日友人拉攏至南京,后被聘為教育部編審。

陳方恪在年底將家屬、仆人接到南京,租居于城南長樂路。后陳方恪又先后被聘為汪偽政府考試院“考選專門委員會專門委員”、偽“南京國學圖書館館長”、偽“中國文藝協(xié)會”理事等職,皆因夫婦兩人鴉片煙癮過大,加之應酬較多,入不敷出之故。次年年底,陳方恪開始與抗日地下組織人員來往。1943年春天,早年在上海結(jié)識之洪幫同門兄弟、時為重慶軍統(tǒng)局重要骨干徐亮秘密派遣特工馬杰潛入南京,并與陳方恪取得聯(lián)系,邀其加入地下抗日組織,陳態(tài)度積極。后報經(jīng)重慶方面同意,正式成為軍統(tǒng)運用人員,并確定了化名與職務。分配其主要任務是掩護在南京之軍統(tǒng)潛伏組,搜集汪偽政府情報,并盡可能對汪偽高官中之陳公博、繆斌等人進行聯(lián)絡與策反。不久,潛伏組將電臺藏入金陵刻經(jīng)處,報務員則以遠房親戚身份長住刻經(jīng)處,因當時敵后特工人員經(jīng)費時斷時續(xù),故陳方恪常常為之借債籌款以解日常開支之急。與此同時,還與中共情報人員徐光楚等人有過秘密接觸。由于潛伏電臺經(jīng)常在深夜工作,電波信號被日軍憲兵司令部情報人員具體測出方位。后偵知其中有涉及汪偽政府高官,故未輕易采取行動,秘密監(jiān)視,以靜制動,試圖一網(wǎng)打盡。同年七月,汪精衛(wèi)簽發(fā)“第伍壹叁號國民政府令”:任命陳方恪為國民政府秘書。

1945年3月某日,軍統(tǒng)特工金志濤在上海開往南京之火車上伏擊一名日本軍官,從其隨身皮包內(nèi)獲得一份重要情報,隨即用電報發(fā)往重慶。金托陳方恪銷毀情報資料,但其中有一份圖表因價值較高,陳方恪未忍銷毀,攜歸后藏于一本線裝詩集封套里。此時日軍憲兵隊已派遣便衣從多方面監(jiān)視金陵刻經(jīng)處,隨時準備闖入抓人。而入住刻經(jīng)處之軍統(tǒng)特工與電臺已無法再轉(zhuǎn)移出去,只得將密碼本燒毀,將電臺藏于刻經(jīng)工人房內(nèi)。

8月5日下午,一隊日軍憲兵沖進金陵刻經(jīng)處,直奔后院,將兩名軍統(tǒng)特工捕獲,電臺也被搜出,另有三名工人亦被捕。陳方恪恰巧正遇朋友在門外談話,見事不妙,乘亂混出大門之后,立即電話通知繆斌及隱藏在某醫(yī)院內(nèi)之金志濤,隨即躲入密友家中,繆斌聞訊即逃往上海。日軍憲兵開始搜查其房間,甚至將室內(nèi)地板一一撬起??鬃陷浅藨棻粋?,將藏有日軍圖表之線裝詩集扔進在燃火之灶膛內(nèi)。陳方恪遂托人向汪偽政府高官陳公博、陳群、梅思平等人求救。次日早晨,其回家探聽風聲時,被守候之日軍憲兵抓獲,隨即押往憲兵隊,關(guān)在地下室里。在審問時,對刻經(jīng)處所藏軍統(tǒng)電臺推說毫不知情,僅是借房屋給不認識人居住。又逼問此事與汪偽高官繆斌等人是否有關(guān)聯(lián),亦堅不吐露實情,遭受嚴刑逼供。后經(jīng)汪偽高官與日軍將領(lǐng)疏通,三天后,刻經(jīng)處三位工人被釋放,但陳方恪因案情嚴重,又不予“配合”,繼續(xù)羈押。

8月9日,陳方恪被憲兵押往上海,在駐滬日軍協(xié)助下,包圍繆斌位于紹興路上之寓所。一欲捕獲繆斌與陳對質(zhì),另欲捕獲其他軍統(tǒng)特工。此日電臺中已經(jīng)廣播蘇聯(lián)對日宣戰(zhàn)消息,日軍聞之皆神情沮喪,已無心再深入追查,遂將陳方恪押回南京。又倍受酷刑折磨,險些喪命。8月14日,電臺中播放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消息,日軍已經(jīng)自顧不暇,無人再過問陳方恪案件。次日,經(jīng)過汪偽官員居間調(diào)停,日軍允許擔保假釋,但須隨傳隨到。僅短短十天時間,陳方恪已是滿頭白發(fā),瘦骨嶙峋,體重僅四十余斤。

9月下旬,軍統(tǒng)局要員飛抵南京、上海等地,視察接受敵偽資產(chǎn)和布置肅奸事宜。同時召見一些在抗日期間有功之軍統(tǒng)地下特工人員,予以慰問和嘉獎,傳陳方恪亦在其中。1946年年底,軍統(tǒng)局改編為國防部保密局,編制縮小,大量裁員,遂解除與陳方恪關(guān)系。然對其當年曾借款資助軍統(tǒng)潛伏人員開支,卻未予以應有之經(jīng)濟補償。據(jù)傳后來身居軍情系統(tǒng)要職之洪門兄弟徐亮,也僅用幾塊煙土以私人名義予以象征性補償而已。

解放后,陳方恪已失業(yè),困守在南京城南飲馬巷的兩間舊房里。1950年,陳毅在一次專門招待南京文化名流的宴會上,聞知漏請了散原老人之子陳方恪,就立即派人登門請他赴宴。不久,在南京市政府的安排下,陳方恪一家遷往四衛(wèi)頭54號居住,生活才算是安定了下來。1959年,毛澤東在一次宴會上提到了陳寶箴任湖南撫臺時,銳意新政,戊戌年間保薦了康有為等豪杰之士,且注重文化啟蒙,業(yè)績冠于各省。毛主席自己當年讀的湖南第一師范,就是這位撫臺大人創(chuàng)辦的。后來又問起了陳氏后人的下落,陳毅一一介紹之后,又說到陳家有一個老七陳方恪在南京。 也許是這個原因,不久在省市有關(guān)部門的關(guān)照下,陳方恪家又遷到了牯嶺路26號的小洋樓里,陳本人也被安排在《江海學刊》雜志社任編輯。1966年1月3日陳方恪逝世于南京,享年75歲。后人輯有《陳方恪詩詞集》一冊。

陳方恪的詩詞列表

  • 近現(xiàn)代:陳方恪

    疏花媚晚,青桐褪暑。消受嫩涼庭宇。衣香簾影自依依,奈換了、隔年情緒。

    分爐行篆,量枝綴鏤。別見紅閨幽愫。人間總被誤聰明,悔莫乞、癡騃爾汝。

  • 近現(xiàn)代:陳方恪

    意氣拿云,生涯泛藻,淮南歸夢知多少。年年別浦送寒潮,秋風一夜苕花老。

    瓜井清吟,蔬枰凄調(diào)。遺民往事惟君道。仙才忠厚托靈均,挑燈那賦傷春草。

  • 近現(xiàn)代:陳方恪

    倚棹湖邊,看迤邐、崇城如畫。記當日、鞭絲帽影,幾番游冶。

    小苑新鶯啼夢后,碧山?jīng)鲈麓岛嵰埂1M棲遲、白首臥江南,何為者。

    廢塔外,殘陽瀉。孤嶼畔,雙鳧下。祗琴樽消歇,綺緣都舍。

    滄海清音人已遠,江關(guān)舊恨身偏寫。更支節(jié)、倦眼獨臨風,秋瀟灑。

  • 近現(xiàn)代:陳方恪

    渺關(guān)河、春鴻秋燕,一年一度來往。燈期祗道江南好,偏是雪花如掌。

    孤俊賞。歸趁及、汾香酒熟開春盎。云山北向。任抱犢書殘,飛狐徑?jīng)],懷古托微尚。

    飄蓬恨,十載棲遲相望。河源何處同訪。偷閒莫問勞生事,且挹鐘山朝爽。

    從俯仰。還喜有、征裝滿疊新詩帳。驪歌又唱。試檢點樽前,幾人猶在,休與話惆悵。

  • 近現(xiàn)代:陳方恪

    一曲琴心聽隔墻。暢吟回雪澆空廊。十年身價領(lǐng)群芳。

    風景未張消息路,世情相識怨恩忘。馬蹄歸去獨回殤。

  • 近現(xiàn)代:陳方恪

    天涯歲晚催歸急,豚砦雞棲。盡室同攜。煙水家風老布衣。

    寒宵擁絮愁無那,燈影迷離。夢影依稀。迢遞霜鉦月向低。

  • 近現(xiàn)代:陳方恪

    雪晴門巷妨車轂,澹日空墻。缺月幽坊。人海孤蹤祗自傷。

    卅年竹馬嬉游地,屈指韶光。幾閱興亡。燕子歸來話短長。

  • 近現(xiàn)代:陳方恪

    沖寒八口攜家去,矮屋青氈。鐺捲同椽。朝日房櫳曬水仙。

    天教還我長干住,江令祠前。朱雀橋邊。清恨南朝有替?zhèn)鳌?/p>

  • 近現(xiàn)代:陳方恪

    誰向燈窗續(xù)窈聞。上河風物忍同論。駝綱壇樹幾斜曛。

    卜肆舊蹤呼妙子,書棚清話老遺民。卅年殘夢委芳塵。

  • 近現(xiàn)代:陳方恪

    欲語心先碎。卅年來、歡娛苦短,年華催逝。只數(shù)吳皋同賃廡,少稱蘭閨清事。

    又一剎、蓬飄海澨。自爾釵鈿看盡徹,問何曾、一日舒眉翠。

    愁與病,相料理。

    城南老屋青鐙里。恁幾回、忍饑待我,夜寒無寐。凄絕平生先死愿,總算而今信矣。

    甚為我、前驅(qū)螻蟻。鐵軌城陰遙映帶,更白楊、荒冢悲風起。

    報君者,僅如此。

  • 近現(xiàn)代:陳方恪

    星期七夕,人間天上,玉沾金風幾度。當時佳約等閒看,賺老去、風懷無數(shù)。

    尊前擪笛,花間索句,迷卻采蓮歸路。銀河倒映舊針樓,悵盼斷、簾櫳朝暮。

  • 近現(xiàn)代:陳方恪

    海國秋光,山城夜雨。夢回重理閑羈緒??褊櫴帐暗降で啵P(guān)河歷歷消魂處。

    盾墨龍香,弓衣繡虎。尊前笑賭旗亭句。滄桑影里著斯人,扶節(jié)白首春風路。

  • 近現(xiàn)代:陳方恪

    裊裊青衫,問今日、寄愁何地。敢分是、今想無福,他生修慧。

    寶玉紅樓難比潔,癡珠秋月徒空瘁。祗亦花、寶鑒一春航,差堪擬。

    多情種,平交誼。憂幽病,相思淚。算酒邊人外,諸般滋味。

    五噫行歌志到隱,七年淹席惟思睡。待安極、穿冢傍要醒,吾其已。

  • 近現(xiàn)代:陳方恪

    緋苣同心,靈鶼共命,梅邊穩(wěn)住吟身。小謫華鬘,從知早種蘭因。

    璿璣才調(diào)風流遠,羨漚波、福慧平分。盡消他、韻事紅閨,刻燭裁云。

    石城大好家居在,傍絨莊綺陌,煙水東鄰。璧月新愁不散,輕上眉顰。

    無端錦瑟空房語,送華年、斷夢成塵。俧誰憐,青鬢蕭疏,對影朝昏。

  • 近現(xiàn)代:陳方恪

    無力任輕飏。巧糝鶯黃。杏花消息隔銀墻。應是東皇培閏莢,故勒春光。

    紈扇已捐箱。蝶影茫茫。石城拌老住龍荒。閑愁藥爐新活計,聊當持觴。

  • 近現(xiàn)代:陳方恪

    三商燦曉,溢門闌佳氣。寶扇銀鸞并交媚??聪铝司Ш煟槛燧p描,相對坐、商略綠窗奇字。

    元龍豪氣在,哀樂中年,合有深情寄魚水。一棹木蘭船,鏡鑒香篝,生消受、柔鄉(xiāng)滋味。

    有比翼、鴻光式相莊,待明歲重陽,餅筵高會。

  • 近現(xiàn)代:陳方恪

    綺沮湘波窈窕才。蒼生前席古今懷。當時西府甘鵝炙,歸去南山養(yǎng)鶴胎。

    開嘆口,接行杯。東方狡獪撼車雷。滄桑閱盡春生早,待向萊階掃劫灰。

  • 近現(xiàn)代:陳方恪

    燈暈冷,殘夢忒零星。秋水綠蓑江上笛,杏花春雨驛邊亭。

    重話不堪聽。

  • 近現(xiàn)代:陳方恪

    晚靄低平楚,輕寒上小樓。絲絲微雨漾簾鉤。翻作一番風景、替人愁。

    對酒孤歡賞,看花近白頭。天涯早道倦清游。準擬歸期何事、又淹留。

  • 近現(xiàn)代:陳方恪

    白象香城,金瓶海水。何年會得西來意。無邊花雨滿人天,可憐重認袈裟地。

    影事三生,窮涂萬里。拂衣石上人初起。心魔春怨兩俱空,斜陽持缽千山里。

陳方恪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