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xiāng)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
納蘭性德 (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譯文注釋
譯文
深秋時分,在這遙遠的邊塞,有誰能記得我?樹葉發(fā)出蕭蕭的聲響。返鄉(xiāng)之路千里迢迢。家和夢一樣遙不可及。重陽佳節(jié),故園風光正好,離愁倍增。不愿登高遠望。只覺心中悲傷不已。當鴻雁南歸之際,將更加冷落凄涼。
注釋
九日。即農歷九月九日,是為重陽節(jié)。逢此日,古人要登高飲菊花酒,插茱萸,與親人團聚。
絕塞:極遙遠之邊塞。
木葉:木葉即為樹葉,在古典詩歌中特指落葉。
蕭:風聲;草木搖落聲。
迢迢(tiáo):形容遙遠。
六曲句:六曲屏山,曲折之屏風。因屏風曲折若重山疊嶂,或謂屏風上繪有山水圖畫等,故稱“屏山”。此處代指家園。這句是說,故鄉(xiāng)那么遙遠,只有在夢中才能見到她。
登高:重陽有登高之俗。
魂銷:極度悲傷。
創(chuàng)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壬戌,時納蘭性德二十八歲。八月,與郎談出使梭龍。這一年十二月返京,《采桑子·九日》此行中約作。納蘭寫此詞時,正使至塞外,自然佳節(jié)思親,倍感形單影只、孤獨寂寞,遂填此以寄鄉(xiāng)情。
納蘭性德名句推薦
- 酷憐嬌易散,燕子學偎紅。
作者:納蘭性德:出自《臨江仙·絲雨如塵云著水》
- 紅橋路,正一派、畫船蕭鼓中流住。
作者:納蘭性德:出自《摸魚兒·午日雨眺》
- 小立紅橋柳半垂,越羅裙飏縷金衣。
作者:納蘭性德:出自《山花子·小立紅橋柳半垂》
- 不忍覆余觴,臨風淚數行。
作者:納蘭性德:出自《菩薩蠻·催花未歇花奴鼓》
- 桃根桃葉終相守,伴殷勤、雙宿鴛鴦。
作者:納蘭性德:出自《一叢花·詠并蒂蓮》
- 闌風伏雨催寒食,櫻桃一夜花狼藉。
作者:納蘭性德:出自《菩薩蠻·闌風伏雨催寒食》
- 吠犬雜鳴雞,燈火熒熒歸路迷。
作者:納蘭性德:出自《南鄉(xiāng)子·秋暮村居》
- 燕歸花謝,早因循、又過清明。
作者:納蘭性德:出自《紅窗月·燕歸花謝》
- 風絮飄殘已化萍,泥蓮剛倩藕絲縈。
作者:納蘭性德:出自《山花子·風絮飄殘已化萍》
- 寒月悲笳,萬里西風瀚海沙。
作者:納蘭性德:出自《采桑子·塞上詠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