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送趙縱
夜送趙縱朗讀趙氏連城璧,由來天下傳。
送君還舊府,明月滿前川。
趙氏連城璧,由來天下傳。 送君還舊府,明月滿前川。
楊炯 (650年-692年),漢族,弘農(nóng)華陰(今屬陜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詩人,初唐四杰之一。顯慶六年(公元661年),年僅11歲的 楊炯 被舉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應(yīng)制舉及第,授校書郎。后又任崇文館學(xué)士,遷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為梓州司法參軍。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陽宮中習(xí)藝館。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縣令,吏治以嚴酷著稱,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稱他為“楊盈川”。
譯文注釋
譯文韻譯
趙國的和氏璧價值連城,自古來天底下人人稱贊。
今晚上送你回趙州故鄉(xiāng),空中月明如水灑滿前川。
散譯
趙國有一塊價值十五座城他的壁玉,向來是天下聞名的。
我今夜送你回到趙州家鄉(xiāng)地方去,天空中留下一輪明月,仍然照滿的面的川水呢。
注釋
趙縱:楊炯友人,趙州人。
趙氏連城璧(bì):戰(zhàn)國時,趙國得到一塊叫和氏璧的美玉,秦王知道后,要用十五座城池交換,故稱連城璧。此處用趙氏喻指趙縱,連城璧喻指其才華。連城璧,價值很多座城市的寶玉。這里指戰(zhàn)國時趙國的和氏璧。
君:指趙縱。舊府:趙國的故地,指趙縱的家鄉(xiāng)山西。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已無法考證,從題目可知,這是詩人在某個夜晚送別友人趙縱去趙州而作的。
詩詞推薦
迎霜破雪是寒梅,何事今年獨晚開。應(yīng)為花神無意管,故煩我輩著詩催。
繁英未怕隨清角,疏影誰憐蘸綠杯。珍重南鄰諸酒伴,又尋江路覓香來。
花枝婭姹搖春風(fēng),紛紛蜂蝶爭繁叢。我來提壺飲花下,閑愁如雪皆消融。
枝頭黃鳥聲更好,似惜春光怨春老。少年樂事那復(fù)得,只今空憶長安道。
救人無術(shù)廿載中,歸來兩鬢已成翁。故交如花漸凋落,欲話衷曲誰人同?
且拚爛醉花陰臥,明日呼童掃落紅。
扁舟入浙,便有家山意。全勝軺車駕邊地。愛官塵不到,書眼爭明,稱壽處,春傍梅花影里。
平生丘壑志,未老求閑,天亦徘徊就歸計。想疊嶂雙溪,千騎弓刀,渾不似、白石山中勝趣。怕竹屋梅窗欲成時,又飛詔東山,謝公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