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見杜鵑花
宣城見杜鵑花朗讀蜀國曾聞子規(guī)鳥, 宣城 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李白 (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 李白 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譯文注釋
譯文
在遙遠的故鄉(xiāng),曾聽過子規(guī)鳥凄惻的鳴啼;如今在異鄉(xiāng)宣城,又看到盛開的杜鵑花。
子規(guī)鳴叫悲囀,使人愁腸寸斷。暮春三月,這鳥鳴花開的時節(jié),游子正思念他的故鄉(xiāng)三巴。
注釋
宣城:今屬安徽。
蜀國:指四川。
子規(guī)鳥:又名杜鵑,因鳴聲凄厲,動人鄉(xiāng)思,故俗稱斷腸鳥,蜀地最多;傳說是古蜀王杜宇死后所化。
杜鵑花:即映山紅,每年春末盛開,正是杜鵑鳥啼之時,故名杜鵑花。
三春:指春季。三巴:巴郡、巴東、巴西三郡,即指蜀國,今四川。
創(chuàng)作背景
關于此詩的創(chuàng)作時間,主要有兩種說法。根據(jù)裴斐《李白年譜簡編》,此詩作于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春,時李白在宣城郡。另一種說法以薛天緯為代表,他認為此詩作于李白流放遇赦歸來之后,寫這首詩的時候,李白已是遲暮之年。
詩詞推薦
迎霜破雪是寒梅,何事今年獨晚開。應為花神無意管,故煩我輩著詩催。
繁英未怕隨清角,疏影誰憐蘸綠杯。珍重南鄰諸酒伴,又尋江路覓香來。
花枝婭姹搖春風,紛紛蜂蝶爭繁叢。我來提壺飲花下,閑愁如雪皆消融。
枝頭黃鳥聲更好,似惜春光怨春老。少年樂事那復得,只今空憶長安道。
救人無術廿載中,歸來兩鬢已成翁。故交如花漸凋落,欲話衷曲誰人同?
且拚爛醉花陰臥,明日呼童掃落紅。
扁舟入浙,便有家山意。全勝軺車駕邊地。愛官塵不到,書眼爭明,稱壽處,春傍梅花影里。
平生丘壑志,未老求閑,天亦徘徊就歸計。想疊嶂雙溪,千騎弓刀,渾不似、白石山中勝趣。怕竹屋梅窗欲成時,又飛詔東山,謝公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