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子碑

箕子碑朗讀

  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難,二曰法授圣,三曰化及民。殷有仁人曰箕子,實(shí)具茲道以立于世,故孔子述六經(jīng)之旨,尤殷勤焉。

  當(dāng)紂之時(shí),大道悖亂,天威之動(dòng)不能戒,圣人之言無所用。進(jìn)死以并命,誠仁矣,無益吾祀,故不為。委身以存祀,誠仁矣,與亡吾國,故不忍。具是二道,有行之者矣。是用保其明哲,與之俯仰;晦是謨范,辱于囚奴;昏而無邪,隤而不息;故在易曰“箕子之明夷”,正蒙難也。及天命既改,生人以正,乃出大法,用為圣師。周人得以序彝倫而立大典;故在書曰“以箕子歸作《洪范》”,法授圣也。及封朝鮮,推道訓(xùn)俗,惟德無陋,惟人無遠(yuǎn),用廣殷祀,俾夷為華,化及民也。率是大道,叢于厥躬,天地變化,我得其正,其大人歟?

  嗚乎!當(dāng)其周時(shí)未至,殷祀未殄,比干已死,微子已去,向使紂惡未稔而自斃,武庚念亂以圖存,國無其人,誰與興理?是固人事之或然者也。然則先生隱忍而為此,其有志于斯乎?

  唐某年,作廟汲郡,歲時(shí)致祀,嘉先生獨(dú)列于易象,作是頌云:

  蒙難以正,授圣以謨。宗祀用繁,夷民其蘇。憲憲大人,顯晦不渝。圣人之仁,道合隆污。明哲在躬,不陋為奴。沖讓居禮,不盈稱孤。高而無危,卑不可逾。非死非去,有懷故都。時(shí)詘而伸,卒為世模。易象是列,文王為徒。大明宣昭,崇祀式孚。古闕頌辭,繼在后儒。

柳宗元 (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xùn)|(今山西運(yùn)城)人,杰出詩人、哲學(xué)家、儒學(xué)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jīng)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xùn)|集》。因?yàn)樗呛訓(xùn)|人,人稱柳河?xùn)|,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 柳宗元 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yùn)動(dòng)的領(lǐng)導(dǎo)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shí)難分軒輊。

譯文注釋

譯文一

  凡是有德行的人遵從的道理有三種:第一是糾正人違法作亂。第二是把大道傳授于圣人。第三是教化萬民。在殷朝時(shí)有一位仁人叫箕子,他實(shí)實(shí)在在地具備了這三道,以大德行立于世上。所以孔子在敘述六經(jīng)的要旨大意時(shí),尤其殷勤。

  在殷紂王之時(shí),大道逆亂,上天的震怒不能引起人們警戒,圣人的言論無所用處。臣下拼死進(jìn)諫,把己身的生死置之度外,誠然是仁者的作為了,但無益于殷朝的社稷祭祀,所以不這樣做;委曲求全,以保存殷朝的祭祀,誠然是仁者的所為了,但是亡國的預(yù)兆很明顯,所以不忍心去這樣做。這兩條路,都有人行了。這樣的作為,是保其賢明,與世俗人一同俯仰曲伸,隱藏自己的謀略,在奴隸中間受凌辱。雖然卑微不得意,但也不肯亂來;雖然頹廢失落,但忠心不熄滅。所以《易》上說:“箕子不敢顯露自己的明智?!边@就是蒙受苦難而能堅(jiān)持正道。等到天命已經(jīng)改變,百姓已經(jīng)走上正軌,就拿出大法《洪范》以傳授圣人,周公旦得依此法序次倫常,后來設(shè)立大典章制度。所以《書》說:“箕子歸來作《洪范》。”這就是把大道傳授圣人。到了周朝封箕子于朝鮮地方,他順應(yīng)大道,教育感化俗人,德行無論大小,人群不論親疏遠(yuǎn)近,光大殷朝的祭祀,使得夷狄蠻荒變?yōu)橹腥A,這是教化萬民呢。這些大道聚集于箕子一身;天地之變化,箕子獨(dú)得其正氣,這真是有大道德的人了!

  唉!當(dāng)周朝還沒有建立,殷商還沒有滅亡的時(shí)候,殷商大臣比干已死,微子也已離去。假如殷紂還沒有惡貫滿盈,竟然自斃,紂王之子武庚憂慮亂世,圖謀保存殷朝,此時(shí)國中沒有賢明之人,誰能輔佐治理呢?這是人事中或者有的吧。但箕子先生隱忍受辱為奴,也許是有志于此么?

  唐朝某年,建箕子廟于汲郡,歲歲祭祀,欽佩先生獨(dú)自列入《易》卦象之中,所以我作了這篇頌詞:

  “蒙難以正,授圣以謨。宗祀用繁,夷民其蘇。憲憲大人,顯晦不渝。圣人之仁,道合隆污。明哲在躬,不陋為奴。沖讓居禮,不盈稱孤。高而無危,卑不可逾。非死非去,有懷故都。時(shí)詘而伸,卒為世模。《易》象是列,文王為徒。大明宣昭,崇祀式孚。古闕頌辭,繼在后儒?!?/p>

譯文二

  一般說來,偉大人物立身處世的原則有三個(gè)方面:一是受危難仍能保持正直的品德;二是將治理天下的法典傳授給圣明的君主;三是使人民受到教化。殷朝有位賢人叫箕子,確實(shí)具備這三方面的德行而在世上立身行事,因此孔子在概述“六經(jīng)”的要旨的時(shí)候,對(duì)他特別重視。

  在殷紂王那時(shí)候,大道背棄,政治混亂,天威顯示不能加以制止,圣人的教誨毫不起作用。犧牲生命以便維護(hù)天命國運(yùn),確實(shí)是一種“仁”德,只是不利于家族的延續(xù),因此箕子不去這樣做;委身降順以便保存自己宗廟的奉祀,確實(shí)也是一種“仁”德,只是參與滅亡自己的國家,故而他也不忍心去做。上述這兩種辦法,已經(jīng)有這樣做的人了。因此他便保持自己清醒的頭腦,隨順適應(yīng)這混亂的世道;隱藏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在囚犯奴隸中受屈辱;貌似糊涂卻不去做邪惡之事,形同柔弱而卻自強(qiáng)不息。故而在《易》中說;“箕子能做到韜晦?!边@就是蒙受危難而能保持正直的品德啊。等到天命更改了,人民得到了公正和安定,于是便獻(xiàn)出治國的大法,因此成為圣君的老師,使周朝的人們能根據(jù)這些法則來調(diào)整倫理道德。創(chuàng)立典章制度。故而在《書經(jīng)》中說:“因召回了箕子而寫成了《洪范》?!边@便是將治理天下的法則傳授給圣明的君主啊。等到被封在朝鮮,推行道義來訓(xùn)化民俗,使德行不再鄙陋,人民不再疏遠(yuǎn),以便發(fā)展推延殷朝宗緒,使外夷變?yōu)槿A夏,這便是使人民受到教化??!所有這些崇高的品德,都集中在他的身上,天地變化發(fā)展,自己能獲得其中的正“道”,難道不是偉大的人嗎?

  ?。‘?dāng)那周朝的時(shí)運(yùn)尚未到來,殷朝宗廟的香火還沒滅絕,比干已經(jīng)死掉,微子也已離去,假如紂正做惡還不算多而自己死去,武庚能為暴亂而憂慮并力圖保存社稷,國中要是沒有箕于這樣的人,誰和武庚一起使國家復(fù)興并加以治理呢?這也是人事發(fā)展的一種可能性啊。這樣來看箕子能忍辱含屈到這種地步,莫非正是在這方面有所考慮嗎?

  唐朝的某一年,在汲郡修建了箕子的廟宇,逢年遇節(jié)便祭祀他。我敬慕先生被特別地列為《易經(jīng)》中的卦“象”,便寫了這篇頌:

  蒙難以正。授圣以謨。宗祀用繁。夷民其蘇。憲憲大人。顯晦不渝。圣人之仁。道合隆污。明哲在躬。不陋為奴。沖讓居禮。不盈稱孤。高而無危。卑不可逾。非死非去。有懷故都。時(shí)詘而伸。卒為世模?!兑住废笫橇?。文王為徒。大明宣昭。崇祀式孚。古闕頌辭。繼在后儒。

注釋

①箕子:名胥余,商紂王叔父,因封在箕地,又稱箕子。

②謨:謀劃。范:法,原則。

③隤(tuí):跌倒。

④明夷:卦名,象征暗君在上、明臣在下,明臣隱藏起自己的智慧。

⑤彝(yí):常規(guī)。倫:人倫。

⑥《洪范》:相傳為禹時(shí)的文獻(xiàn),箕子增訂并獻(xiàn)給周武王。

⑦殄:滅絕。

⑧向使:如果。未稔:沒成熟,沒達(dá)到頂點(diǎn)。

⑨武庚:名祿父,紂王子。周武王滅商,封武庚以存殷祀。武王死,武庚與管叔蔡叔反叛被殺。

⑩頌文,即從“蒙難以正”至結(jié)束“繼在后儒”處,《古文觀止》未錄“頌”。本百度百科版本按足本全錄,作品選自《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

創(chuàng)作背景

柳宗元因參加王叔文集團(tuán),實(shí)行政治革新而獲罪,被貶滴到荒遠(yuǎn)的邊郡為官,他的遭遇與商代賢者箕子的遭遇有類似之處。因此,這篇碑文是借贊美箕子來寄托自己的信念和抱負(fù)的。文章雖以議論為主,但行文中卻蘊(yùn)含著深厚的感情和無限的感慨。

詩詞推薦

扁舟入浙,便有家山意。全勝軺車駕邊地。愛官塵不到,書眼爭明,稱壽處,春傍梅花影里。
平生丘壑志,未老求閑,天亦徘徊就歸計(jì)。想疊嶂雙溪,千騎弓刀,渾不似、白石山中勝趣。怕竹屋梅窗欲成時(shí),又飛詔東山,謝公催起。

迎霜破雪是寒梅,何事今年獨(dú)晚開。應(yīng)為花神無意管,故煩我輩著詩催。

繁英未怕隨清角,疏影誰憐蘸綠杯。珍重南鄰諸酒伴,又尋江路覓香來。

朱陵桃子千年實(shí),楚國連城三獻(xiàn)非。鳳翥乍書花自雨,龍睛才點(diǎn)畫能飛。

一色青松幾萬栽,異香薰路帶花開。
山門欲別心潛愿,更到蜀中還到來。
到處逢山便欲登,自疑身作住來僧。
徒行至此三千里,不是有緣應(yīng)不能。

窗影江光四面開,虛空無處得生埃。依依山頂云飛去,隱隱海門潮上來。

噴雪浪搥藏鶴冢,落花風(fēng)掃煉丹臺(tái)。吸江亭上多時(shí)坐,誰信茶甌勝酒杯。

衣冠早日見升平,談?wù)撚喝萁永铣?。?/p>

山川不記何年別,城郭應(yīng)非昔所經(jīng)。

欲駐征車終日望,天河云雨晦冥冥。

清甘一派古祠邊,昨日親烹小鳳團(tuán)。

卻恨竟陵無品目,煩君粗鑒為嘗看。

花枝婭姹搖春風(fēng),紛紛蜂蝶爭繁叢。我來提壺飲花下,閑愁如雪皆消融。

枝頭黃鳥聲更好,似惜春光怨春老。少年樂事那復(fù)得,只今空憶長安道。

救人無術(shù)廿載中,歸來兩鬢已成翁。故交如花漸凋落,欲話衷曲誰人同?

且拚爛醉花陰臥,明日呼童掃落紅。

記從論畫每謙辭,高眼于人寡索疵。與辨微芒折毫發(fā),幾曾贗鼎混真知。

尺一催歸白玉京,浮云偏妒月華明。鳳凰遠(yuǎn)舉弋何慕,鶗鴂爭鳴草不馨。

館列翹才難致仕,杖攜靈壽莫扶傾。重瞳不見賈山久,猶駕軺車作德星。

滿目溪山筆下成,山邊山外有溪聲。憑君欲領(lǐng)溪山趣,但向綠榕橋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