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羊肉燜餅子招待客人,是舊時哈密漢族高檔次的招待。具體方法是:先把適量的連骨肉剁成小塊,紅燒好,也稱“烽羊肉”,在燉肉的同時,就搟制餅子,餅子同鍋一樣大小,每張餅子搟得像紙一樣薄,一張一張抹上清油,摞起來,待肉塊燒熟時,把餅子攤放在肉上,鍋上加蓋封嚴(yán),然后用中火煮蒸。餅子軟而不粘、油而不膩,薄而不碎。再澆上原汁原味的烽肉湯,別有一番風(fēng)味。
羊肉燜餅的由來:
據(jù)說,羊肉燜餅源于元代,當(dāng)年成吉思汗西征,一日,軍情緊急,成吉思汗急令軍隊生火做飯,讓士兵吃飽好迎接戰(zhàn)斗。因為時間緊,軍隊的伙夫為了爭取時間,將宰好的羊肉倒在鍋中炒,由于正值夏季,干糧都曬得干硬,伙夫便將干餅也倒在鍋中與肉一塊兒燜,飯很快就好了。成吉思汗吃了后覺得很好吃,就有了羊肉燜餅這道菜。在回歸途中,有兩個軍中老伙夫留在了獨山城,隨后他們將羊肉燜餅改進后,傳給了當(dāng)?shù)貪h族人。
羊肉燜餅做法:
1、選取上好連骨羊肉剁成小塊備用。鍋燒熱,倒入適量清油(油的多少根據(jù)肉的肥瘦和肉的多少而定),待油燒至七成熟時,即將羊肉塊放入鍋中放入鍋中煸炒;
2、炒至羊肉塊外皮繃緊后,加入花椒、姜粉、食鹽、醬油、料酒、大蔥等佐料(也有加紅辣椒皮的),翻炒幾下后,再加水;
3、燒開后,改用小火,舀肉湯和面(也有用清水和面的),面和好后,搟成若干塊圓形薄餅,然后一層一層地燜在鍋內(nèi)的羊肉塊的上面;
4、蓋好鍋蓋,小火燉一小時左右,到羊肉酥爛,湯汁已干,即可出鍋食用(也有在肉出鍋前,把馕餅切成條塊加入鍋中燜的)。
薄薄的面餅層層不沾,看上去是油津津、黃澄澄,吃起來油不膩,香酥可口,嗅到其味,就會令人滴口水,真是色香味俱全,是不是很有食欲呢?
Copyright ? mingxiao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優(yōu)配網(wǎng)絡(luò)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書面允許不得轉(zhuǎn)載、復(fù)制信息內(nèi)容、建立鏡像
本網(wǎng)站內(nèi)容僅供參考,請以各學(xué)校實際情況為主!內(nèi)容侵權(quán)或錯誤投訴:841539661@qq.com 工信部備案號:浙ICP備2001971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