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歷(1632-1718),清代畫家,清初六家之一。本名啟歷,號漁山、桃溪居士。相傳其所居是言子的故居,室內(nèi)有井,水色墨黑,遂又自號“墨井道人”。生于江蘇常熟縣城之北,與王翚同鄉(xiāng),同師于王時敏與王鑒,一生布衣,賣畫為生。大約五十歲時吳歷加入了耶穌教,曾到澳門,欲渡海西行歐洲,因故未成,后來在上海嘉定一代傳教30年,其間很少作畫,直到70歲以后作品才又多起來。他的藝術(shù)也宗法元人,對吳鎮(zhèn)、王蒙用力尤深,并且上追北宋,兼法唐寅,也注重師法自然。其作品求和生動多姿,筆墨蒼渾凝練,用筆沉著嚴謹,善用重墨、積墨,風格醇厚深秀。此外,吳歷的繪畫也受到了西洋畫法的影響。代表作有《橫山晴靄圖》、《湖天春色圖》等。
吳歷是明代官僚都察御史吳訥第十一世孫。父親早死,家境趨于沒落,靠他賣畫為生。當時正是明末清初,“國破山河在”的感慨,在他青壯年時代的詩文中頗有流露。如說:“晉宋人物意不在酒,托于酒以免時艱;元季人士亦借繪事以逃名,悠然自適,老于林泉矣?!北憩F(xiàn)出在文字獄的高壓下的內(nèi)心苦悶。
中年的吳歷,更趨消極,向往所謂“與世無求獨往還”,“遠放江湖讀書去”的隱居生活。三十一歲時,母親、妻子相繼去世,促使他產(chǎn)生“出世”的念頭,先接近佛教,他與虞山破山興福寺和尚默容相當知己。默容死后,他轉(zhuǎn)而于五十一歲時加入天主教,繼隨西教士柏應理到澳門,曾前后在嘉定、上海傳教三十年,死于上海,葬在上海南門外陸家浜的耶穌會墓中。西教士孟由義為他立墓碑,上題:“公諱歷,圣名西滿,常熟人??滴醵荒耆胍d會,二十七年登鐸德,行教上海。病卒圣瑪?shù)趤喺岸Y日,壽八十七。”
吳歷不僅善畫,也精于詩。時人贊之為“思清格老,命筆造微”。著有《墨井詩抄》、《三巴集》、《三余集》等詩集,從中可看出他的思想脈絡和藝術(shù)造詣?!赌姵肥撬^早期的作品,詩中多有借景抒情句,表現(xiàn)出不滿滿清統(tǒng)治的悲憤與哀痛情緒?!度图肥窃诎拈T所寫的詩集,多半描寫修道之事。
吳歷的書法也很好,學蘇東坡,到了入迷的程度。傳說他年輕時,有一天赴約去吳門訪友,中途在一廟中小憩,獲知老和尚藏有東坡真跡《醉翁亭記》,他高興萬分,就在廟中借了紙筆,認真臨摹起來,竟一連臨了三四天,完全忘記了訪友的事。
吳歷的繪畫,先師法王鑒,后來王鑒又把他介紹給王時敏做學生。其作品早年清潤秀麗,皴染工細,似王鑒畫風。后來在王時敏的“拙修堂”中看到許多宋元名跡,心摹手追,吸收了元代王蒙、吳鎮(zhèn)的長處,又博取眾長,融會貫通,逐漸形成自己面貌。五十歲到七十歲,專心于宗教活動,作品較少。七十歲以后,作品又多起來,而且氣韻深沉醇郁,筆墨拙樸厚重,取北方派剛勁雄偉之致,去其刻露粗俗;又取江南派的淡雅渾樸,而不草率了事。三百年來,他的畫受許多人的推崇。如張棟說他“本朝畫格稱第一”;秦祖永說他“高懷絕俗,獨往獨來,不肯一筆寄人籬下”。與吳歷同歲、同鄉(xiāng),又是同學的王翚也自嘆不如,認為吳歷的畫可與倪瓚、沈周“并垂天壤”,而自己“恐難步塵,奈何奈何!”這表明吳歷的畫品格調(diào)是比較高的。
吳歷既重視繼承前人優(yōu)良傳統(tǒng),又敢于創(chuàng)新。他臨摹古畫十分認真,主張師法自然,注意寫生,不斤斤計較于個別技法,而主要是“得古人之神情要路”。他在一首題畫詩中寫道:“不將粉本為規(guī)矩,造化隨他筆底來。”他的作品在構(gòu)圖與筆墨上,也能自出新意。不少作品近乎真山真水,有較強的真實感。《消夏圖》長卷是他四十八歲時所作,精心刻畫了盛夏季節(jié)江南農(nóng)村風光。圖中樹木繁茂,田野沃肥,竹篁挺拔,薄云浮漾,茅舍錯落,情趣生動,多以勾勒皴擦的用筆變化,來表現(xiàn)土、石、山、云的形和質(zhì)。另一幅《山村田舍圖》,描繪夏末秋初山村田野的景致。參用元代王蒙的筆法,用積墨法層層皴染山巒,最后用焦墨點擦,顯得深厚沉郁,生氣滋勃。
值得注意的是吳歷在一些作品中還吸收了西洋畫的某些技法。因為他長期和西方教士相處,見過不少西洋畫,自然也多少受到影響。比如,有的畫墨彩渲染,煙云烘托,相當注意陰陽明暗和黑白對比;在構(gòu)圖透視上有時也有反映。較明顯的是《湖天春色圖》,平遠構(gòu)圖,近、中、遠三處柳樹安排妥帖,迂曲的小路和遠山,也切合實際景象,這有些類似西洋“焦點透視”,與中國傳統(tǒng)的“散點透視”不一樣。但是,吳歷對當時看到的西洋畫也有自己的看法,他曾拿自己的畫同西洋畫作比較,說:“我之畫不取形似,不落窠臼,謂之神逸;彼全以陰陽向背形似窠臼上用功夫。即款識,我之題上,彼之識下,用筆亦不相同。往往如是,未能殫述。”他強調(diào)在“以形寫神”和用筆等方面,中西畫有著重要區(qū)別。這表明他能夠立足于中國畫的固有特點去適當吸收外來藝術(shù)的長處。看吳歷的畫,有一種清新之感。他用謹嚴厚樸的中鋒用筆,長拉短皴,均能沉著表現(xiàn)出物象的形和神,構(gòu)成畫面的意境。在山石的皴法上,多用披麻、豆瓣、解索等法,并創(chuàng)造了“陽面皴”,即在山石的受光部分也用皴筆,增強了立體感和質(zhì)感,這種方法在清初諸家中是很少見的。
除了山水外,吳歷有時也作人物和竹石。他畫的竹子,不象一般畫家多用濃淡相間的方法,而是竹竿、竹葉全用濃墨,勁挺暢茂,頗見生氣。吳歷還善于在畫上題款,發(fā)揮他的藝術(shù)見解,文字清雋。如說:“山以樹石為眉目,樹石以苔蘚為眉目,蓋用筆不應草草。昔僧繇畫龍不輕點睛,以為神明在阿堵中耳?!彼磳Σ莶萘耸碌淖黠L,而且把自然事物人格化,把樹石看成山的眉目,以此說明畫好樹石對于山水畫“傳神”的重要性。可惜,吳歷因晚年沉湎于宗教,影響了他在創(chuàng)作上的進取,也限制了他藝術(shù)的發(fā)展。
Copyright ? mingxiao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優(yōu)配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書面允許不得轉(zhuǎn)載、復制信息內(nèi)容、建立鏡像
本網(wǎng)站內(nèi)容僅供參考,請以各學校實際情況為主!內(nèi)容侵權(quán)或錯誤投訴:841539661@qq.com 工信部備案號:浙ICP備20019715號